《一個人需要許多土地嗎》:執著於物質的人生,永遠找不到幸福

《一個人需要許多土地嗎》:執著於物質的人生,永遠找不到幸福
value101 2023-06-13 檢舉

人家告訴他:一千盧布一天,你一天能繞多少地,這些地就歸你,價錢就是1000盧布一天。

巴霍姆略一計算,一天走下來,那地可就太多了。

巴什基爾人同意了,但有一個要求,日落之前要是不能回到出發的地方,錢就白花了。還要在走過的地方,挖個坑蓋上草,就當是記號,他們再從一個坑犁到另一個坑,犁出一條溝,那就是界限。

巴霍姆聽得心花怒放,因為他覺得,自己即將擁有很多很多土地。

人有多少才算足夠了?

很多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但是不管怎麼努力,都感覺還差一點,都感覺只要再多那麼一點點,生活就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其實,如果你將時間往前推幾年,現在所擁有的,已經遠遠超過最初所期待的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為生活努力,我們是成了慾望的奴隸,被慾望奴役著向前。

 

04

巴霍姆回到屋裡,激動不已。

這天晚上,他躺在舒服的被子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他想,自己平時一天能走五十里,五十里圍起來,那地可多了!

何況,這個季節白天比較長,他還能走得更遠,他已經想好了,拿到土地後,就把壞地賣掉,挑最好的地種,要買兩頭牛,僱兩個工人。

總之,他想得很好。

天亮了,他還是沒有睡著,但他得起來了,因為任何一點時間,都是金錢,都意味著更大更多的土地,不能浪費了。

他叫醒其他人,要趕緊去草原量地。

巴霍姆扛著鋤頭,帶著僱工,迫不及待地量地,每隔一里左右,就停下來做記號,他一直往前,直到身後的人變得越來越小,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他已經直線走出去了很遠。

休息了一會兒,他轉了一個彎,繼續往前走,每次看到好地,他就捨不得放棄,總想多走一點。

馬不停蹄地趕路,到了中午,巴霍姆已經非常疲勞,他知道這時候只要躺下,肯定會睡著,他想睡會兒,但忍住了,'忍耐一時,享福一世。'

走在地裡,只要看見好地,他總是捨不得,人越走越遠,等他往回走的時候,太陽已經偏西了,他就算筆直地往回走,也還有很遠的距離。

太陽越來越西,巴霍姆卻還有很遠的距離要走,他汗流浹背,渾身癱軟,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太貪心了。

他盡量加快腳步,直到兩腿失去知覺,他怕自己會累死,但他又不願意停下來休息,他終於走到原點,兩腿一軟倒在地上。

巴什基爾人告訴他,他得到了很多土地。

但巴霍姆口吐鮮血,已經死了。

他的僱工,在地上挖了一個七尺長,三尺寬的坑,將巴霍姆就地掩埋。

原來一個人需要的土地,只有這麼大一丁點。

他生前一直為更多的土地努力,將土地和自己的幸福生活捆綁在一起,可他卻一直因土地而受苦。

在這世間,執著於物質的人,永遠也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因為物慾從無盡頭。

 

05

幾乎所有的作家,都能看到這種執著於物質的人生,就是一個永無出頭之日的困局。

因為在物質上,人永遠也不可能得到所有物質。

但聰明的人,總會像蘇格拉底一樣,看見各種各樣的物質,不會感嘆那麼多都是自己沒有的,而是由衷的感嘆,原來這麼多東西都是自己不需要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每個人需要的物質,其實都非常有限,你一天能吃的,也就三頓,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它會告訴你,吃得飽不行,要吃得好,而怎樣才算好,從來就沒有標準,有了好的,還想更好,無窮無盡,不斷追逐。

毛姆在小說《人性的枷鎖》裡塑造的菲利普,從小就渴望成功,渴望能成就一番事業,想要取得真正的幸福。

他兜兜轉轉,各種嘗試,想當藝術家,因為看到自己天賦不行而放棄,想經商,卻賠了錢,最後去學醫,打算當醫生。

他想出人頭地,想活得更好,所以他想賺更多的錢,想出名。

可是,直到最後,他才發現,他曾經所追求的那一切,毫無意義,就連人生,也只是一連串的偶然。

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卻看到了平靜,從而有了幸福生活的可能,不再沉迷於成功和物質。

前段時間,《人生之路》大火,路遙在小說《人生》中刻畫的高加林,在走出農村後,也曾一味執迷於外在物質,想去大城市,為此,他辜負了一心一意愛著他的巧珍,出賣了自己的良心。

可是他那份工作,本來就是走後門得來的,後來被發現了,他丟了工作,大城市去不了,他才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多麼珍貴的東西。

諸如這樣的例子,不論是藝術形像還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都不少,像這樣執著於物質的人,幾乎一輩子都在忙忙碌碌,卻總是覺得不幸福。

確實,生活離不開物質,但生活也不會需要很多物質,人們總是想讓自己物質更多一點,其實都是因為慾望。

 

06

愛因斯坦67歲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在少年時代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一個道理,即大多數人為追逐一些毫無價值的東西而花費了自己畢生的時間。

 

隨後我就發現,這種追逐看似輕鬆,實則殘酷。可是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總是用偽善而漂亮的字句裝扮這些毫無實質意義的東西。

 

上天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胃,因而我們就不得不參與這種追逐。

 

但是,精神豐富思想敏銳的人,永遠不會滿足於此!於是,他們就要去追求一些“有意義”的東西!

人只要來到這個世界,就要和各種各樣的物質打交道,就行農民和土地打交道一樣,因為要生存。

當今世界,處處都透著生存焦慮,很多人拼命努力,想抓取更多物質,就是擔心自己被淘汰,活不下去。

我承認,這樣的擔心確實是有道理的,但一個人總是為物質擔心,就是忘了好好生活,而焦慮,並不能改變什麼,只會讓我們活得更累而已。

一個人,需要的物質不會太多,就像巴霍姆需要的土地,其實一直不多,他一開始為土地少而煩惱,等到土地翻倍了,他還是煩惱,最後甚至為了獲得更多土地,失去了生命。

實際上,巴霍姆的基本需求並沒有發生變化,但他的慾望一直沒有被滿足。

欲壑難填,唯有知足,方能滿足。

 

07

好的生活,確實離不開物質。

談論幸福,確實不能不談論物質。

獲取物質,在意物質,都不是問題,真正有問題的是,我們執著於獲取物質,反而忘了好好生活。

仔細想一下,其實你真正需要的並不多,但你卻要那麼拼命才能滿足,為什麼呢?因為你焦慮、恐懼,讓你拼命努力的,不是你的生活,而是你內心的恐懼和焦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