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孤獨》:成年人的「上癮性」行為,背後都是孤獨

《恰如其分的孤獨》:成年人的「上癮性」行為,背後都是孤獨
value101 2023-09-21 檢舉

你有沒有很害怕一個人待著?

就拿我自己來說,常常在獨處時,陷入一種忙亂又空虛的撕扯中。

為了擺脫孤獨,總想做點什麼,卻又做不出任何有意義的事。

看書看不進去,就通宵打遊戲;出門無處可去,就不停地逛商店購物。

平常忙碌沒時間,一閒下來就抱著手機,刷十幾個小時的短片。

我明知道這樣不對,可就是上癮般地墮落著,一邊沉迷娛樂,一邊厭惡自己。

我不只一次思索,人為什麼會進入這種「越渴望越厭惡」的死循環?

直到看了心理學家胡慎之的《恰如其分的孤獨》,才恍然大悟:

原來,成年人的上癮行為,多半與孤獨有關。

在書裡,胡慎之曾分析說:

“強迫性重複行為,背後都是無法處理好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若不想在低級趣味上消耗生命,人必須抵達一種「恰如其分的孤獨」。

向內體察自我,向外感知他人,不迴避獨處,也不懼怕孤獨。

到那時,孤獨不再是折磨人的牢籠,而是滋養生命的沃土。

1

孤獨,是一種令人痛苦的流行病

有人說,孤獨,已然是當今社會,最流行的「傳染病」。

它頑固地附著在人身上,讓大家在痛苦中日漸消沉。

淹沒在孤獨的深淵裡,憂愁化成了海,壓力聚成山。

就算你苦苦掙扎,結果也往往是越墜越深。

在書裡,作者講了三個案例,讓人讀來唏噓不已。

有個常年獨居的小伙子,是個十足的社恐。

除了必要的外出,他所有的時間,都悶在家裡。

為了打發無聊,他竟然迷戀上了洗澡。

每天下班後,他都要洗三、四個小時。

最誇張的一次,是某個週末,他竟然洗了12小時。

還有個在異鄉打工的女生,為了排解寂寞,迷戀整形手術。

五年內,她一發不可收拾地做了十幾次醫美,花光了積蓄不說,還留下了後遺症。

還有個移居到城裡的老頭,遠離熟悉的鄉親後,靠著撿廢品充實生活。

他把成堆的塑膠瓶、垃圾袋搬到家裡,每天各種整理,常常累到睡著才停下來。

作者說:

這些都是被孤獨打敗的可憐人,他們向外走不出去,向內找不到自己,只能用極度消的方式,對抗著,宣洩著,最終陷入一種絕望的「自傷陷阱」。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工作上受到排擠,無人傾訴時,便用暴飲暴食,熬夜刷劇來發洩憤懣;

遠離父母親友,身邊無人相伴,便盲目合群,每天張羅不同的聚會酒局;

我們害怕一個人待著,又得一個人待著。我們厭惡孤獨,卻又怎麼也擺脫不了它。

佛洛伊德說: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遲早以更醜陋的方式爆發出來。”

一個人待久了,煩悶與無聊會在心中產生裂變,遲早像火山爆發一般,尋找到發洩的出口。

若不想被孤獨摧毀,就不能與之硬碰硬,而是要巧妙周旋。

說到底,孤獨是敵是友,是災難還是恩賜,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2

不想孤獨,你需要找到生命合夥人

在書裡,作者也說了兩位女士的故事。

第一位女士,是個50歲的獨居老人。

她在生日那天走進諮商室,愁眉苦臉地說:

“這些年,除了營銷短信祝我生日快樂,從未收到過一條來自朋友親人的問候。”

她自稱被全世界遺棄,一輩子被寂寞籠罩,越發覺得活著無趣。

她不是不想交朋友,可看見陌生人,就心裡打怵,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希望作者指點迷津,而作者卻給她講了另一位女士的故事。

另一位女士蓮姐,和她年紀相仿,也是孤苦伶仃,常年獨居。

年輕時,蓮姐當過洗頭妹,做過小買賣,年紀大了後,就在一些劇組當茶水工。

可就是這位蓮姐,卻是金像獎專業精神獎得主,朋友遍佈整個香港娛樂圈。

蓮姐也曾孤單過,但自從在劇組找到朋友後,過往的孤獨便煙消雲散。

初到劇組,她會熱情地和人打招呼,看誰有需要,就主動搭把手。

等熟識了之後,她就時不時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開開玩笑,嬉戲打鬧。

漸漸地,喜歡蓮姐的人越來越多,蓮姐自己也找到了趣味相投的伙伴。

作者說,擺脫孤獨的第一步,是要向外尋找生命合夥人。

這個人可能是朝夕相處的伴侶,可能是相談甚歡的朋友,可能是一起打拼的同事,也可能是偶遇的陌生人。

而這些人,只有你先主動打開社交的大門,他們才有可能走進你的世界。

那我們要如何打開這扇門呢?

在書裡,作出給了一個五層次社交模式。

分別是──打招呼、幫小忙、訴說觀點、表達感受、分享秘密。

不管偶遇誰,見面問好,便拉近了彼此距離;幫點小忙,便激活了感情的電波。

而後,多與人真誠且深入地交流,你自然能找到那個與你同頻共振的人。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