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缺陷:見不得人好、瞧不起人窮、只期待人苦

既嘲笑別人沒錢,也痛恨別人比自己有錢,這不就說明,別人怎麼做,都是錯的嗎?確實如此。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又有誰想過別人呢?
從人性心理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實力為標準,去衡量這個世界,所秉持的,就是一種「欺軟怕硬、弱肉強食」的競爭心理。
看到窮人,富人非但不會可憐他們,還會讓他們去幹更苦的活,甚至嘲笑他們沒錢。到頭來,只有窮人受傷的世界形成了。
窮人貧窮,也不是他們本來意如此,為什麼他們會被人瞧不起呢?因為每個人都存在著極端的“強弱觀念”,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雖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白領就是看不起掃大街的,坐辦公室的就是看不起在外奔波忙碌的。 這,就是人性、世道的「鄙視鏈」。
04
笑人無、恨人有的延伸──只盼人苦。
有一句名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要拼命往上爬,最後可以成為「人上人」。如果你成為了人上人,那一定有人需要成為人下人。
你成為了老闆,就一定需要有員工為你打拼。等於是,你讓員工幫你吃苦賺錢。而身為老闆的你,不會希望員工賺夠錢,只希望他們永遠都賺不夠錢,永遠都幫你打工。
職場如此,其他的場合也是如此。在網路上,看到這人賺了不少錢,人們就會羨慕、嫉妒這些人,進而產生希望他們快點破產,快點被人整的心理。
人性,就是希望別人吃苦,自己不吃苦。 正是因為有這種人性,所以才會出現許多悲劇,不是這裡霸凌,就是那裡割韭菜。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繼續生出蝦米,被大魚和小魚吃掉,形成了「生物鏈」循環。
05
談到這裡,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總有人會成為窮人,很難發大財?
從人類世界的角度來說,人類世界就是一座金字塔,越往上的人越少。而支撐金字塔上部的,就是金字塔底部的人,他們佔了絕大多數。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好,不希望別人過得好,就會形成競爭。有競爭,就會有成敗。贏者通吃,敗者倒楣。
舉個例子。500個人爭一個崗位,這是現階段特別常見的內卷。結果只有一個,1個人上岸,其餘499個人都會被淘汰,任你再拼命也沒用。
內卷的本質,就是比拼人性。你稍微強大點,就會被人針對,見不你好;你稍微弱小點,就會被人瞧不起,被人當成墊腳石;哪怕你成功了,也總有人希望你受苦受難。
人,不要憤世嫉俗,而應該反求諸己。因為一切的問題,都跟唯利是圖的人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