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思維模式正在悄悄破壞你的家庭關係,越早遠離越好

這3種思維模式正在悄悄破壞你的家庭關係,越早遠離越好
value101 2024-01-26 檢舉

部落客@黑貓白襪子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家人外出旅遊,到機場時,卻發現孩子的證件已過期,無法登機。

於是,媽媽便陪孩子回家了。

其餘家人上飛機後發現行李是掛在媽媽名下托運的,於是他們又打電話託人幫忙,把箱子成功寄到旅行地。

飛機起飛後,他們談笑自若,討論著這次的旅行計劃,言語間沒有絲毫的指責、抱怨和憤怒。

這家人平和溫柔的處事方式,讓網友羨慕不已。

《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曾說:“決定人與人之間差異的,不是天賦,而是思維模式。”

家庭間的幸福差異,何嘗不是人類的思考模式造成的呢?

以下這三種消極的思維模式,正悄悄破壞你的家庭氛圍,越早遠離越好。

 

遠離受害者思維

電視劇《幸福到萬家》中,王慶來喜歡抱怨的性格,讓人十分反感。

他和妻子搬到城裡生活,剛開始開摩的,因不懂交通規則被罰了款,損失了幾千元。

妻子安慰他,他反倒埋怨起妻子:“要不是因為你,我能拋家舍業的,在這看人家臉色!”

王慶來從來不找自己的原因,總是喜歡把問題歸咎於妻子。

失業後的王慶來,找工作處處碰壁,但看到妻子找到新工作後,不但不鼓勵,反而訌工資太低;

等妻子升職加薪時,他又質疑妻子是否和領導者有不正當的關係。

生活的不如意,統統都怪罪到他人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將不如意、不幸福的原因歸咎於他人,以此獲得短暫的同情與安慰,這便是一種受害者思維。

把問題推給家人,自己不用內疚自責,免於內心的無力感。

但生活是自己的,一味地抱怨,不僅改變不了糟糕的現狀,還會讓家庭關係陷入僵局。

 

來源:視覺中國

有一對夫妻,丈夫是酒鬼,妻子是賭徒。

面對同樣的成長環境,他們的兩個兒子,長大後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老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老二卻因違法進了監獄。

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

老闆說:“因為我有這樣的父母啊,我不努力誰顧這個家呢?”

老二則怨恨道:“因為我有這樣的父母啊,被他們影響了。”

老二把生活的不如意歸咎於父母,同時把人生的選擇權也交了出去;

老大卻轉變思維,認為成長環境再差,努力改變依然可以破繭成蝶。

你過得不幸,與環境無關,本質在於消極的思考模式。

以受害者自居的人,往往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原因,​​從而心中充滿怨氣。

而心有怨氣,如何能和顏悅色地對待家人,積極努力地生活呢?

所以,與其將生活的不幸怪罪到家人身上,不如改變思維方式,承擔起生活的責任。

 

遠離迫害者思維

小說《一地雞毛》中,小林常因為雞毛蒜皮的事被妻子責罵。

有一天,小林買的豆腐忘記放冰箱,就匆匆上班去了。

妻子下班到家,聞到一股酸臭味,心中火冒三丈。

待小林回家後,她怒吼道:“買回來的豆腐不放冰箱,存的什麼心?”

小林想找個藉口圓過去:“豆腐值幾個錢?上次你失手打碎一個暖水瓶,誰又責備你了?”

沒想到,這一辯解引起了妻子更多的責罵:“上個月,花瓶好好地放在那兒,你給打碎了!你怎麼不說呢?”

這就是小林夫妻的日常,因瑣碎的小事,常常吵得不可開交。

試問,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真的是讓人罵的根源嗎?

非暴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影響人的情緒的,從來不是別人做了什麼,而是你自己內心的看法。

心理學家史蒂夫‧卡普曼也說過,看到他人犯錯便苛責批評對方,這是迫害者思維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