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往後,錢都是從垃圾堆翻出來的

今年往後,錢都是從垃圾堆翻出來的
value101 2025-01-13 檢舉

在職場劇《沒有工作的一年》中,何雨和歐莎是理財公司的推銷員。

何雨經驗豐富,圈內人脈也廣,動輒就能簽下十幾萬的大單。

相較之下,歐莎只能對接一些散戶,或是揀何雨挑剩的去開發。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嘲笑她是個「業務上的拾荒者」。

誰知道等到產業進入蕭條期後,最先被裁的居然是何雨這批人。

原來有錢下大單的客戶越來越少,他們又不願意去開發小客戶。

反倒是歐莎專注於他們看不上的業務,即使在行業蕭條期,業績也沒有大幅下滑。

在這世上,沒有人喜歡邊角料,但總有人不得已。

當被生活逼到一定份上時,你我都不再有挑揀的餘力。

把別人不屑做的事情做好,才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

 

03

知乎上有個關注度很高的話題:有什麼不起眼卻很賺錢的事業。

創業大V @每天打雞血 推薦了「回收秸稈」。

他的理由是,國家剛在許多地區發布了禁止焚燒秸稈的條例。

這項業務可以幫助廣大農民快速清理田地。

而且低價收來的秸稈,還能加工成飼料,不愁沒有銷路。

有網友依照他的建議,去做回收秸稈的業務。

做了兩個月,這位網友回來反駁部落客:

回收秸稈的環境很差,而且氣味很重。

相關供應鏈很不完善,缺乏產業標準與流程規範。

在秸稈貯藏、運輸和加工的過程中,更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無歸。

當時覺得博主是被打臉了。

直到最近,我有了一個更深的體會:

如果一個產業發展到了體面光鮮,而且非常完善的時候,你憑什麼認為這個行業的錢還輪得到你來賺錢?

朋友安安曾告訴我,他們做外貿的最喜歡做歐美業務。

不只單件利潤高,客戶信譽也好,回款很迅速。

但她卻在成為歐美片區的銷冠后,主動攬下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南美業務。

公司在南美市場的客戶極少,僅有的客戶還拖欠了大量款項。

她卻覺得,如果能搞定這些狀況,自己就是公司第一個在南美洲賺到錢的人了。

最近跟安安聯繫時,她已經在南美洲追回數百萬美元的欠款,也開發了十幾位穩定客戶。

單憑這兩項業績,她被提拔為業務總監,底薪超過公司90%的員工,每週還享有三天居家辦公的福利。

劉強東曾在牛津大學演講時說:

“我找的就是垃圾堆一樣的行業。不是垃圾堆,我還不進去呢。”

完善意味著瓶頸,問題意味著機會。

做一個站在垃圾堆裡解決問題的人,反而更有可能成功。

劉潤曾對此有個說法:

遍地都是機會的時代一去不返,但垃圾堆不會沒有。

未來賺錢的機會,就藏在那些別人看不上的「垃圾堆」裡。

賺錢的路子會改變,賺錢的本質不會。

因為財富的背後,永遠是價值。

當有價值的事情不在光鮮得體的地方,就主動去更髒更亂的地方去找。

能從垃圾堆中翻出錢來的人,才能在每個時代都笑到最後。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