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窮的根源:想太多
在央視《對話》訪談時,馬來西亞華人首富郭鶴年講述了自己的經商經驗。
他提到一個觀點:做每一種生意都有危險,如果因為怕就走開,你只會永遠是窮人。
這是很多人的真實狀態:幹一份工作擔心自己扛不住事,做一樁買賣憂慮自己會虧本。
可是一直處於怕的狀態,只會讓你一直窮著。
01
文學大師王鼎鈞講過一個故事。
有個賣豆腐的人想賺大錢,就制定各種規劃:
例如把豆腐店賣掉,買頭驢,去販賣食鹽,等賺了錢,就買更多的驢,辦運輸隊。
可是他又轉念一想,萬一驢養不活怎麼辦,萬一生意運輸生意不好呢…
思前想後,心中盡是憂慮。
他因此遲遲不見行動,最終一輩子都在賣豆腐,生活毫無變化,始終活在困頓中。
前怕狼後怕虎,是大部分窮人擺脫不了的頑疾。
自我懷疑,我能不能幹成這事?
自我糾結,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在一次次躊躇,我們會掉進內耗的深淵,錯過一次次機會。
作家李筱懿曾談過她人生中最後悔的一件事。
有一位獵人頭曾過來挖她,問她願不願意去一家知名的公司,當總經理的秘書。
李筱懿糾結了很久,最後還是退縮了。
從外語還差點火候,到從性格不合適,再到專業不對口……她擔心自己不能勝任。
那位獵頭表示不理解地對她說:“在別人否定你之前,請你先不要自我否定可以嗎?”
李筱懿還是沒有去那家公司,按部就班地去當記者。
5年以後,李筱懿恰好有一個機會去採訪這家公司的創辦人。
彼時,這家公司正以快速的速度發展。
在採訪結束之後,李筱懿開玩笑對老總說,“哎,五年前我差點成為你的秘書。”
老總馬上說:“你現在依然可以啊,要試試嗎?”
她結結巴巴地說,“那我再想想吧……”
老總搖搖頭說,“機會不會等你第三次的。”
老總還順便提到了一件事,當年勸她「不要否定自己」的獵頭男孩,現在已是領域裡最牛的人之一。
當初頂替她的另一位秘書女孩,此時也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
松浦彌太郎說過一句:“那些經常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思慮多於行動,再好的點子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膽小又悲觀,是人最根本的死敵,你越是退縮,離財富只會越遠。
02
常常有人向我討教生意經。
在公號如日中天的時候,有位朋友來向我學習怎麼寫文章、怎麼運作公號。
我也不藏私,一股腦地把肚子裡的乾貨說了一遍。
他也聽得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場。
等我過了一段時間問他,公號如何了,寄一篇文章過來瞅瞅。
他羞赧地說還沒搞。
我問他原因。
他擔心寫得太糟糕,惹人笑話,文章琢磨了大半天,也不好意思發布。
今年,洞見的電商有起色時,有個遠房親戚特地過來學習。
可後面不了了之了。
問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