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到快崩壞時:不訴,不傷,不群
最近被人民日報的一句話治癒了:
「當你壓力大到快要崩潰的時候,不要跟別人說,不要覺得自己委屈,因為沒有人會心疼你。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心掏出來,自己縫縫補補,然後睡一覺,醒來又是信心百倍。 」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那麼一段至暗的時光。
或是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或是身體的抱恙、學業的壓力,又或是感情的背叛,讓你無助到崩潰。
每當此時,我們是多麼希望有那麼一雙手能夠把自己拉出深淵,然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正如季羨慕林所說:“人間萬千光景,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任何時候,能夠真正把你從深淵拉上來的,只有你自己。
一個人在低谷時,最明智的活法就是:不訴,不傷,不群。
01
不訴
遇到困難、心情低落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常常是找人傾訴。
期待能夠博取對方的同情或幫助。
結果真的會如你所願嗎?
始終難以忘記《呼蘭河傳》中那段片段,村中有人死了媳婦。
大家看似前去弔唁,私下關心的、談論的卻是酒菜好不好,雞蛋湯打得熱乎不熱乎。
尤其作者說起,那派光景看起來“好像是過年,充滿了歡天喜地的氣象”,更讓人紮心。
這世上哪有什麼悲歡相通,你天大的事故在別人的眼裡不過是個故事。
這世上又哪有什麼感同身受,你的痛不欲生對於別人而言不過是無關痛癢。
所以,有苦不必逢人就說,因為真的沒人會懂你的感受。
幸運的話,你可能會收到幾句客套、敷衍的同情。
而大多數情形,你的一味訴苦,只會招致對方的嘲笑與嫌棄,甚至成為某些有心之人傷害你的把柄。
媒體人@湯玉麟 講過自己的經驗。
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
和他同時入職的,還有一位叫小吳的年輕人,兩人順理成章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後來,湯玉麟在公司勤勤懇懇幹了三年,坐上了經理的職位。
不久之後,公司空降了一名總監。
新總監個性強勢,行事又剛愎自用,兩人常有分歧,湯玉麟的工作很不順心。
為了排解心中的壓力,他常和小吳訴說委屈、發洩內心的憤懣。
沒想到沒多久,他就收到了降職的消息。
不知怎麼,他對新總監的不滿,傳到了當事人耳朵裡。
直到有一天,湯玉麟到食堂吃飯,看到他的那位朋友和總監有說有笑。
他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被出賣了。
想起郭德綱說過的一句話:不要逢人就訴苦,人心難測,看你笑話的人永遠比在乎你的人多。
世間海水知深淺,惟有人心難忖量。
你四處訴苦,人家把你當笑話;你拼命喊疼,有人等著落井下石。
與其奢求他人的共鳴,不如吞下所有的心酸,獨自撐過去。
特別喜歡《我的解放日誌》中的一句話:
「當你想傾訴的話語已經湧到了舌尖,但是把那些話憋回去的瞬間,你就成為大人了。”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動聲色做自己的擺渡人,才是一個成年人最該有的自覺。
02
不傷
在他剛上高中的時候,父親突然中風癱瘓在床,讓這個本來就家徒四壁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他看見,因為窮被退了親的姐姐,躲在一旁偷偷哭泣;
他明白,為了維持生計,母親偷偷去撿別人丟掉的爛葉子。
他甚至知道,在最難的時候,母親曾經想喝藥一了百了。
然而自始至終,他沒有哭泣,只是拼了命地寫稿、寫稿,直到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命運》,這些憂傷的故事才逐漸浮出水面。
他是作家蔡崇達。
在讀者見面會時,有人好奇地問一臉陽光的他:難道您沒有傷心、崩潰的時候嗎?
他笑著反問了一句:傷心有用嗎?
沒有誰的人生總是晴空萬裡,總有烏雲蔽日、大雨傾盆。
在那些暗淡無光、不堪重負的日子裡,抱怨憂傷或許會讓我們心裡舒服一點兒。
然而,當夢醒來,問題依然明晃晃的在那裡。
事情從來不會因為你的號啕而改變,困難也從來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消失。
恰如卡內基所說,抱怨是最無價值的事情,因為它既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減輕痛苦。
接受現實,迎頭面對,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在外人眼裡,那個靈魂有著香氣的女子李筱懿,似乎是上帝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