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命的最佳方式:捨

保命的最佳方式:捨
value101 2025-01-22 檢舉

人這一生,再也沒有一樣東西,比生命更寶貴的了。

保護生命,是人生的必修課,一刻也不能放任。

古人雲:“有捨有得,小捨小得,大捨大得。”

若學懂捨得的智慧,一邊失去一邊得到,安然無恙。

 

01

什麼都不捨,你會變成「眾矢之的」。

在春秋時,楚國有個叫巫臣的大臣,跟隨楚莊王去攻打陳國。

陳國有個美女,叫夏姬。

楚莊王、楚莊王的弟弟子反 ,都很仰慕夏姬,有納妾的打算。

巫臣也很想得到夏姬,就假惺惺地說:“這個女子,和陳國的君王在一起混,導致陳國被滅。大家不應該有非分之想了。”

巫臣也建議,把夏姬嫁給了連尹襄老 ,避免大家繼續爭風吃醋。

過了一年,連尹襄老死於戰亂,夏姬再一次成為大家爭奪的目標。

巫臣帶著夏姬,逃到晉國。

子反聞訊,大怒:“必令子罷於奔命。”

巫臣做法,導致自己身敗名裂,家裡的子孫都被誅殺。

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平定了南方,也實施仁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547年,東魏的大將侯景,決定將其管轄的河南十三州獻給梁武帝。

梁武帝接納了。

許多大臣都認為,侯景靠不住,要造反;也有士兵揭發侯景造反的事實,梁武帝都不理會,還持續給侯景錢財和戰備物資。

最終,侯景叛亂,梁武帝被囚犯死於建康台城。

巫臣因為捨不得一個美人,傷害了自己,還傷害了家人的生命;梁武帝捨不得“十三州”,導致自己被囚,天下大亂。

回到現實,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但凡沒有「主」的東西,或是可以輪流擁有的東西,都是大家爭鬥的焦點。

一個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台;一塊金子,誰拿著,我們就跟誰過不去。

想一想,全世界的好處,都被一個人佔有了。那麼剩下的人,還不是「群起而攻之」?這佔有好處的人,必定沒有好的結局。

為父母的遺產,兄弟姊妹都可以鬧翻,還可以去打官司。就是因為大家寸步不讓,不願意吃虧,低頭。

為了一塊地,鄰居互相攻擊,誰都不甘心。你出門,都要防備鄰居的“暗箭傷人”,這日子真的沒有辦法過了。

人的生命在「不捨」之中,會一次次自我消耗,也會一次次被別人消耗。

 

02

學會捨去,你才能「不爭而善勝」。

古人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