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若想子女變成“人上人”,父親需要克制三種行為

一個家庭,若想子女變成“人上人”,父親需要克制三種行為
value101 2025-01-22 檢舉

可惜的是,父親把所有的經驗都給了孩子,不只不管用,還讓孩子變得脆弱。

在我們村里,有一個考上本科的女孩子。

女孩的父親當過村幹部,因此對「穩定」兩個字,有深刻的理解。

父親讓女孩,一定要去找穩定的工作。通常,大公司、體制內,即使是社區,都行。

女孩聽父親的話,去了一家大公司。但入職之後,發現各種不適應,還有過低的工資,讓她懷疑人生。

一晃女孩就三十歲了,要跳槽,卻屢次被父親反對。

女孩三十五歲的時候,終於辭職了,和一班同學,去做外貿生意。雖然很累,也做了虧本的買賣,但是整體收入不錯。還因此在深圳安家。

都說,父親的格局,兒女的結局。

父親可以頂樓設計,但是父親的建議,只能參考,不能全用。因為父親出生的時代,和兒女出生的時代,差了二三十年,差別是很大的。

要知道,一些新興的職業,父親聞所未聞,何來指導?

很多人都是嘗試了多種工作之後,才有了最恰當的工作。父親就別攔著了。

父親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師,當時從來不是子女最後一任老師。最後的老師,唯有子女自己。

 

03

子女犯錯時,父親無須「氣得不行」。

父親是恨鐵不成鋼,帶著恨意,因此總是生氣。

也有很多父親,確實工作受委屈了,因此回到家,就沒有好的臉色。孩子有什麼調皮的事情,立刻就把父親的情緒激發了。

看看《紅樓夢》裡的賈政。

他安排兒子寶玉,做很多的功課。可是寶玉不爭氣,功課不太好,還常常請黛玉等人幫忙抄作業。

賈政檢查作業,稍有不滿意,就要動手。

官員賈雨村來做客,賈政要寶玉來見面,方便以後巴結。

寶玉擺出不滿的樣子,賈政的怒氣就來了。

而寶玉呢?學會和賈政對著幹,說:“就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願的。”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父子之間,也是如此。

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子女嚇得瑟瑟發抖。當子女大了,就會躲避,或是和父親對著幹,一個家庭,就沒有辦法和睦了。

子女犯錯,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換位思考,心平氣和地溝通,讓子女為錯誤負責。

 

04

愛默生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父親作為家裡的“王”,負責大事統籌,也撐起一片藍天,壓力確實很大。

但是要讓子女成為人上人,父親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什麼都幫助子女去做。

克制自己多餘的事情,然後默默無聞地托舉兒女,這就夠了。

父親做父親,子女做子女,各自奮鬥,各自成才,看起來冷漠了一些,但每個人都會走得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