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出現這3個訊號,預示著“大器晚成”
![孩子身上出現這3個訊號,預示著“大器晚成”](/photo/articlePhoto/162188/photo_16218820250122173804.jpg)
在鄉村,燕子低飛,是要下雨的節奏。
青蛙鳴叫,說明天氣悶熱。
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什麼事情都有預兆,不是空穴來風。
身為父母,都想兒女早點成功,但是有的兒女,注定大器晚成。
若你的孩子出現了晚成的訊號,一定要學會鼓勵和尊重,千萬不要拔苗助長。
01
第一個訊號:不跟著大流,很有主見。
人有隨波逐流的習慣和思考。
在大人的眼裡,孩子從小就努力讀書,考上理想的大學,然後再找一份好工作,有好的收入,就算是順順利利的了。
若是孩子顯得格格不入,大人就著急了。
事實上,孩子越有自己的主見,和同儕不一樣,目標更深遠,能走得更高,只是耗時更多而已。
明朝的王陽明,十二歲的時候,去上學。
老師問學生:“大家長大後,要幹嘛?科考做官,是第一要緊的事情。”
王陽明站起來反駁:“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我要做聖人。”
大家對他的話,很驚訝,也暗中帶著嘲諷。要知道,當聖人是特別難的。
還有,王陽明結婚的時候,大家發現他失蹤了。
原來他偶遇了一個道士,就去請教,多聊了幾句,忘了時間。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來。
事實證明,王陽明中年時,研究心學,做了聖人。
類似的情況,還有劉備,小時候就找到一棵如傘蓋的大樹,坐在地下,說自己要變成天子,嚇得叔叔趕緊把他藏起來。
還有錢鎧,在樹下和玩伴嬉鬧,他就要做大將軍,讓玩伴對他朝拜。
錢鎧做了地方諸侯之後,衣錦還鄉,給小時候喜歡的書,封為「衣錦將軍」。
思考不受同儕的影響,完全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認知。就是他被人嘲諷,也不會改變。
農村有句俗語:“猴子裝人,忘了自己長著尾巴。”
一個孩子,總是做別人,就習慣了偽裝成別人的樣子,從而會弄丟自己。
跟著大家走,也能有好的工作,成家立業,但是其效果肯定不會特別突出,會淹沒在人海裡。
唯有不裝別人,努力做自己的人,久而久之,就能鶴立雞群。
02
第二個訊號:鈸而不捨,等到貴人。
有一位富人說:“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很多人卻死在了明天的夜裡。”
是的,很多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理想,但是無法撐住。
能夠到中年的時候,還要堅持童年的理想,這樣的人,就是鳳毛麟角了。
若是你的孩子,一直堅持一個方向,做一件事。他不僅會有出息,還會得到貴人幫助。
畢竟,人家願意幫助的人,是那些有毅力的人;就算沒有人幫助,人堅持時間長了,就變成了自己的貴人。
英國詩人惠特曼,一直寫詩,但是到了三十六歲,還沒有什麼名氣。
他的詩句,投稿到任何地方,都是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