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歲的70歲後,兒女找對象後,「不買房」成為了一種趨勢

五十多歲的70歲後,兒女找對象後,「不買房」成為了一種趨勢
value101 2025-01-22 檢舉

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村裡有人在縣城買房,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大家都津津樂道,露出羨慕的眼神。

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覺得縣城買房,習以為常。

70後的一代人,一大批都經歷了從鄉下到城裡,從本地到外地打工的歷程。

當我們50歲之後,家庭的格局,社會的情勢,還在改變。

關於買房這件事,似乎大家達成了共識,就是兒女找對象、結婚,買房不再是「非要不可」。

相比之下,「不買婚房」成為了一種趨勢。

 

 

01

很多家庭,房子有過剩的狀況。

作為70後,自己窮過很長一段時間,也在鄉下度過成長期。其中的苦,歷歷在目。

我們也看到了農村趕圩,從人山人海,到門可羅雀。一些偏遠的山區鄉鎮,已經沒有趕圩的說法了。

同時,房子在多年前,是持續漲價的。二十年前的房子,放到今天,也許價格翻倍了。

有鑑於此,我們想盡辦法,不讓兒女吃類似的苦,盡量不要回鄉下。早一點為兒女準備在縣內的房子,就是我們對兒女的「愛護」。

不知不覺,一批70後,在縣城有了幾棟房子。一套是我們自己住,一套是給兒子結婚的。就是一些養女的家庭,也可能準備房子。

在郊區的拆除戶,一個家庭,往往能夠建造一棟房子,四、五套不成問題。

時光如白駒過隙。我們五十歲了,兒女也成年了。

突然發現,兒女的人生軌跡,不會如我們當初設計的那樣去走。年輕人在縣城待一輩子的可能性,減少了。

那麼問題來了,70後這一代人,家裡的幾間房子,給誰住呢?

我的鄰居,有一間自住房屋;在兒子結婚的前幾個月,準備了婚房,裝潢也特別客氣。

兒子結婚兩個月後,決定把婚房賣掉。

兒子在深圳打工,打算買房,方便孩子在深圳讀書。老家的婚房,耗盡了積蓄,反而變成了累贅。

 

知乎上有個問題:家裡在縣城有幾間房子怎麼樣的體驗?

網友「強扭的瓜最甜」回答:沒啥用,我在縣城有兩套房子,自己一套,現在還在還房貸;一套結婚的時候我媽買的,也沒用,鎖著。

網友「送達帥」直接指出:小城市租金不多,租出去還不夠收拾的,隨意放著呢。

言歸正傳,我們回到兒女找對象後,是否買房的論述。就可以在心中得到幾種答案: 一是縣城有房子,還去買縣城的房子,兒女也在外地混,就是浪費;二是兒女若是獨生子女,對像也是獨生子女,可以繼承雙方父母幾套房,房子顯然多了。

 

02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租屋的性價比。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