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親人,有這些舉動,說明他們要「拋棄」你

家中的親人,有這些舉動,說明他們要「拋棄」你
value101 2025-02-03 檢舉

客觀條件不允許他們出錢出力,那他們不就間接拋棄父母了嗎?你看農村的留守老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農村的留守老人,養育了多個孩子,但這些孩子都到了城市打拼,不會回到農村。那上了年紀的父母,就只能孤苦終老,無奈等死了。

 

三、產生利益衝突,即使是親兄弟也都明算帳。

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在金錢、利益面前,終究是脆弱不堪的。

所謂「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 兄弟姊妹之間,就不要有利益的牽扯了;平時,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往來太多。

父母留下了10萬存款,底下的子女們肯定會“你爭我鬥”,誰也不讓誰。別看也就10萬塊,可沒有人會放棄,只會親兄弟,明算帳。

為什麼?因為人類是貪心的,也是不服氣的。在他們看來,有錢不拿真孫子。至於身邊的兄弟姊妹,憑什麼要謙讓他們呢?

這種想法,會讓他們變得特別絕情,完全完全以利為主,而不會在乎感情。你10萬可以謙讓,可要是100萬,甚至於1000萬呢?只會是「人為財死,鳥為食死」。

在這個年頭,光是幾千塊,就能讓一對親兄弟吵起來,打起來,更別說10萬,100萬,甚至1000萬了,極有可能對簿公堂。

 

四、得勢的時候各種奉承,落魄的時候就落井下石。

《增廣賢文》有言:“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門前停了一輛豪華汽車,就算是遠房的親戚,也都會沒親找親,主動登門拜訪。反之,門前啥都沒有,家中一貧如洗,就算是相熟的親戚、故友,都會疏遠我們。

決定情分的,究竟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當事人所擁有的錢財、名利,以及地位。強者被人尊重,弱者被人嫌棄。

想起一個笑話。在家族祠堂前邊,一個當大老闆的後輩在演講「努力可以改變命運」。那些個長輩、叔伯都連連稱讚,說得真好,真有出息。

而一個貧窮的後輩,也說「努力可以改變命運」。那些個長輩、叔伯就滿眼瞧不起,你那麼努力,不也是窮鬼一個嗎?你說什麼說,閉嘴吧。

都是說同一句話,可就是因為所說之人的身分不一樣,別人對他的態度也不一樣。這,就是人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