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人家的忠告:不要跟「成家」的子女,住在同一屋簷下
第三,成家立業的孩子,已經跟原生家庭徹底割裂了。 跟父母,就是兩個家庭的「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的家庭不一樣,矛盾肯定是尖銳的。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年輕人的觀念、想法、生活方式,跟老年人的觀念、想法、生活方式,終究是不太一樣的 ,只會產生嚴重的代溝和衝突。
老年人覺得簡樸的生活最好,年輕人覺得精緻的生活最好。大家的傾向不同,而又同在屋簷下,「刺蝟效應」不就特別嚴重了嗎?
04
給老人家的忠告:不要跟已經成家的孩子,住在同一屋簷下。
一家人住在一起,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已經成家的孩子,跟上了年紀的父母,其實不是一家人了,而是兩家人。
兒子的另一半,跟公婆,肯定是不對付的,也絕對不會融入公婆的舊家庭當中。
別人會覺得,我跟老公、小孩過日子就行了,為什麼還要摻你們這些老東西呢?越想,越覺得公婆討厭。
公婆也是如此。望著兒子,肯定是心軟的,不會責備。可望著媳婦,肯定是越看越生氣,覺得她這也不好,那也不行,簡直就不是好東西。
典型的「白天不知夜的黑」。你不懂我,我也不理解你,兩代人互相不理解,即使是親生兒子,都會跟父母保持距離。
已經成家的子女,他們的重心,早就不放在父母的身上了,而是放在妻兒的身上。畢竟,自己一家三口/四口過得好,才是真的好。
既然如此,為什麼兩個世代還要住在一起呢?有條件的話,盡量保持距離,否則,只會吵個不停。距離越近,關係越僵。
05
寫到最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越靠近,就越美好的。有可能,是越靠近,越緊張。
住在一起,每天都見面。見面的次數多了,也就心生厭惡、嫌棄了。
沒有住在一起,一個月見一面,或逢年過節才見面。見面的次數少了,對於親情也就愈發珍惜了,反而沒啥厭惡、嫌棄的情緒。
就跟吃飯是一樣的,天天吃牛肉飯,只要連續吃一頭半個月,就會膩,就會反胃。一個月才吃一次牛肉飯,才會感覺到好吃。
所有的關係,都有一個閾值。超過了這個閾值,就會鬧矛盾,父母和子女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