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 學不會人情世故 那不妨做到這3點
人情社會講究的,就是人情世故。
問題是,並非每個人都擅長人情世故,總有人是不喜歡,也不擅長的。比如說老實人,根本就沒有人情世故的腦筋。
難道說,不懂人情世故的老實人,就不用活了嗎?肯定不是這樣的。人情世故只是生存的一部分,而不是生存的全部。
除了人情世故,還有其他的選擇。要是人情世故一定有用,那不是全部的小人都能賺到大錢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懂人情世故,也沒必要自責,畢竟這東西是需要講「天賦」的。有些人沒有人情世故的天賦,自然就學不懂。
老實人,如果學不會人情世故,那不妨做到這三點。
一、多點傾聽,少點說話,沉默是金。
人情世故會教你,如何把話說漂亮,如何把話說得天衣無縫。這,顯然難度有點大。
首先,不是每個人都能說會道。 絕大多數人都“嘴笨”,一說話就會得罪人,根本不懂得把握說話的“度”。
其次,就算很會說話,也總有得罪人的時候。說多錯多,這是必然的。 你認為自己說得天衣無縫,但別人可以鑽出空子給你。
第三,在人情社會,跟任何人說話,都是存在風險的。 有可能別人在套你的話,有可能別人在引導你犯錯。當事人,基本上都糊里糊塗不知道。
既然說話有風險,那就閉上嘴巴,沉默是金。跟任何人交往,都保持傾聽的姿態,聽別人吹牛逼,而自己一言不發,基本上就不會惹事了。
從古至今,都是沉默者活到了最後。多言的楊修被殺了,沉默的司馬懿活到了最後。可見「沉默是金」的重要性。
二、不管閒事,只做本分,井水不犯河水。
人在江湖,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呢?
只有一個標準:跟自己本分有關的事兒,才去做。而跟自己本分無關的事兒,就不要去做了。例如爛事閒事,一概不做,也一概不管。
老祖宗說過「人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每個人只掃回自己家的雪,不要互相干擾,不要鬧出矛盾,自然關係就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