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100多塊錢,解決了我媽十年的精神內耗

我花100多塊錢,解決了我媽十年的精神內耗
value101 2025-02-11 檢舉

最近花100多塊錢,解決了一件「大事」。

「跟你爸爸一輩子,用涼水洗了半輩子的碗」這句話,我媽念了十年。

她總是抱怨熱水器安在那麼遠的地方,洗碗還得放一盆涼水才能流出熱水,她又捨不得丟掉涼水。

每次碗都洗完了,才開始來熱水。

我跟她說了很多次,這個問題有一百種解決方法,但她總是說:你爸爸說這樣挺好,別人家都這樣。

兩個人,一個覺得麻煩,一個覺得無所謂,結果就是問題懸而未決,情緒在我媽心裡翻江倒海。

我實在忍不了了,從網路下單買了一個小廚寶,一百多塊打開就有熱水。

下單、安裝、調試,總共耗時不到一小時。

等水龍頭第一次冒出熱水時,我媽站在一旁看了半天,終於憋出一句:跟著你爸這麼多年,最後還是閨女讓我用上了熱水。

我說你又不是沒有錢,也不是沒有手,更不是沒有嘴,這點問題還用得著念叨10年。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

很多人「委屈」不只事情本身,而是他們習慣了把注意力放在情緒上,卻從未想過主動解決問題。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無數煩惱,常常陷入情緒的內耗,卻忽略了真正讓生活變好的途徑──行動。

 

精神內耗的日常,是一種“情緒鬥爭”

我媽的熱水器問題並不是孤例,它只是無數家庭裡「情緒鬥爭」的縮影。

她抱怨的重點,從來不是熱水器本身。

她從不主動想辦法解決,而是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你爸從來不上心」這類話題上。

這種「內耗」看起來像是情緒的宣洩,但其實是一種長期累積的「情緒鬥爭」。

這種情緒鬥爭有一個特點:

它不是試圖改變現狀,而是試圖尋找一個「責任歸屬」。

比如,熱水器的問題,到底該誰負責?是當初裝修時沒規劃好,還是我爸不願意花錢重新調整?

這種指責是沒有盡頭的,因為沒有人願意背這個「鍋」。

可是,生活並不會因為找到了責任人而變得更好。

水還是涼的,碗還是得刷,煩躁還是存在。

情緒鬥爭的無效性,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你越抱怨,問題越大,內耗越深。

就拿我媽來說,每次她抱怨,我爸都會沉默以對,這種沉默讓她更加憤怒,覺得「你看吧,家裡的事他從來不關心」。

於是,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問題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來源:視覺中國

其實,這樣的情緒鬥爭,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很少第一時間問自己“如何解決”,而是習慣性地思考“誰該為此負責”。

這種思維模式,不知不覺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場「誰對誰錯」的戰鬥,而真正的問題,卻始終被忽視。

精神內耗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你在問題之外,建構了一場「無效戰爭」。

為什麼情緒鬥爭如此普遍?

因為情緒鬥爭很容易讓人覺得「有用」。

它給了我們一個發洩的出口,讓我們在抱怨和指責中獲得一種短暫的快感,彷彿在問題上有了控制權。

但實際上,情緒鬥爭只是情緒的假動作。

它看似努力,但實則無效。

 

用行動取代情緒,你會發現生活簡單了許多

我媽的「涼水抱怨」用100塊解決後,她竟然有點不適應。

以前刷碗時總要“情緒爆發”,熱水流出來後,我開玩笑問她“怎麼不抱怨了”。

「你這麼一弄,我還能抱怨啥?」她有些無奈地笑,「可這十年我都白生氣了」。

那一刻,我發現,當行動取代情緒後,很多看似複雜的煩惱其實沒那麼難。

真正讓生活變得沉重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的反應。

行動,是解決內耗的唯一解藥。

 

來源:視覺中國

我媽的經驗讓我意識到,很多情緒內耗,都是因為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錯誤的地方了——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