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這幾種“缺陷心理”,才能盡量避免天災人禍

克服這幾種“缺陷心理”,才能盡量避免天災人禍
value101 2025-03-12 檢舉

可以預見的未來,天災人禍不會越來越少,只會越來越多。

一般來說,在天災人禍裡邊,天災的佔比是比較小的,而人禍的佔比是比較大的。

無數的不幸和悲劇,都跟「人」本身有關。有的人是施害者,有的人是受害者,有的人是不幸者。

身為普通人,如果不想成為受害者,那該如何是好呢?

唯有克服這幾種“缺陷心理”, 才能盡量避免天災人禍。

 

一、克服「自我欺騙」心理。

有一個故事《寒號鳥》。

暮秋的時候,寒號鳥躺在樹上享受著陽光,睡著懶覺。突然,身邊的鳥兒跟它說,你別睡了,寒冬要來了,趕緊築巢吧。

聽了這些鳥兒的勸告,寒號鳥不以為意,認為這些鳥兒都是誇大其詞,簡直就是不懷好意。於是乎,依舊享受陽光,不去築巢,根本不覺得寒冬要到來。

沒多久,寒冬降臨。這一年的寒冬,是歷史上的超寒潮。可悲又無知的寒號鳥,也就被凍死了,自己作來自己受。

這一隻寒號鳥,就是現階段絕大多數人的寫照。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自己騙自己陽光明媚,殊不知,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自我欺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事先做好準備,才能有效度過寒冬。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歷史性的寒潮,究竟有多冷。

 

二、克服「瓦倫達效應」心理。

有一個心理學概念,瓦達倫效應。

瓦達倫原本是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從業多年,基本上都可以順利完成表演。

有一天,他莫名其妙跟妻子說,這次的表演特別重要,我一定不能失敗。跟妻子說完,還一直在自我嘀咕。

表演的時候,瓦倫達突然在高空上摔了下來,失足身亡。事後,經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瓦倫達太想成功,而沒有專注於事情本身,也導致了悲劇。

一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其實是有限的。要是我們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而沒有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本身,基本上都會導致悲劇。

就跟工作是一樣的,總是怕這怕那,卻沒有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一旦失業,找不到下家,那不就悲催了嗎?

可見,做任何事兒,都需要專注,因為人之精力是有限的。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