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叫醒自己

驚蟄:叫醒自己
value101 2025-03-18 檢舉

在天威之中,思過改過,修正自身。

人生路遠,有人懈怠懶惰,停滯不前,有人鬼迷心竅,誤入歧途。

驚蟄的雷聲,是叫醒,也是警醒。

叫醒人們,不再懶惰,警醒人們,思過改過。

商朝的國君太甲登基之後,一味享樂,暴虐百姓。

伊尹看不下去,把他流放到桐宮。

三年時間裡,太甲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洗心回面,改過自新。

最後太甲得以還朝,修身以德,施行仁政,百姓安寧,諸侯歸商。

太甲也因此成為商朝一代明君。

古人常說:天打雷劈。

雷神在古代,有警示、懲罰的意思。

驚蟄時節,天庭有雷神擊天鼓,震向人間。

此時也正好是省察自己的時機。

人皆有過,改之為貴。

從過往中反省過失,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人生之路,才能規避禍患,行穩致遠。

 

03

覺醒人生

《易經》六十四卦,除了“謙卦”,都有兇有吉。

雷火豐卦,也不例外。

豐卦第六爻裡講:“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覬,兇。”

意思是:曾經輝煌、寬大的宅子,如今空無一人,有些地方甚至長滿了雜草,是大兇之兆。

從萬物勃發的春日圖景,一下子切換到了雜草叢生,空無一人的破房子。

盛極而衰。

天雷煌煌,卻也不可能一直在天空閃動。萬物生長,卻也不可能撐過秋日寒冬。

先人驚訝於驚蟄的繁榮,卻也看到了日後的衰敗。

昔日蘇遼在鳳翔任職,上司陳希亮興建了一座凌虛台。

凌虛台凌空而起,雄偉壯觀。

站在高台之上,居高臨下,可以盡情領略山川秀色。

旁人盛讚陳希亮的功績與德行,誇贊台上盛景。

蘇遼卻寫下《凌虛台記》,寫明日後的傾頹。

「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彷彿,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

古時候那些富麗堂皇的宮殿早已變成斷壁殘垣。

這座高台,又如何能夠倖免呢?

人生得失,本來就是這樣忽來忽往,難以預料。

昔日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功勳卓著。

唐代宗封為汾陽王,並派人修建汾陽王府。

風光一時無兩。

但不出四十年,這座王府就換了主人。

昔日熱鬧的汾陽王府,很快改建成法雄寺。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世間的得失名位,像風一樣流轉不定,像雲一樣聚散無常。

前一秒在你名下,下一秒就去了別人手裡。

太過執迷,只能被外物牽絆,內心始終不得安寧。

放下慾望,人生才能覺醒,放下執迷,人生才能超脫。

雷火豐卦的前五爻,是入世的學問,一直在鼓勵、警醒、引導。

而最後一爻則是出世的智慧,告訴人們要放下得失,看透無常。

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才是智慧。

面對人生得失起落,放平心態,放下執著,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如此才能充實平靜,自在從容。

驚蟄在古代又叫啟蟄。

「啟」是打開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啟發、教導。

如果說「叫醒自己,奮發向上」是入世的告誡;

那麼“放下執著,覺醒人生”,就是出世的智慧。

古人說: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在世間做一番事業,卻又可以保持超然心境不受過多牽絆。

不累於物,不困於心。

這是驚蟄的啟示,也是值得我們學習一生的智慧。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