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社交內耗,從4次放下開始

擺脫社交內耗,從4次放下開始
value101 2025-03-18 檢舉

放下爭執好勝的執念

國學大師曾仕強講過一個觀點:

如果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人卻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常常陷入關係內耗,多半是兩個原因。

其中一個,便是爭強好勝。

凡事都想強過別人,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假想敵,只會耗盡自己的心力,讓生活一塌糊塗。

資深情感作家@搖鈴鐺 曾分享她和一位朋友的相處狀態。

兩人交往長達十年之久,但這十年,也是她最痛苦的十年。

朋友熱衷於攀比打擊她,就總想辦法壓朋友一頭。

朋友三句不離自己賺了多少錢,買了多少包,她就熬夜加班賺更多的錢,買更貴的包。

朋友貶低她外貌,說她臉大長得老,她就以更惡毒的言語反擊回去。

漸漸地,她行為舉止變得異常高調,她知道朋友總是能看到。

但同時,她的內心也開始扭曲、擰巴。

一旦某方面不如朋友,她就開始痛苦、焦慮,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

直到她與朋友徹底決裂,才從這攀比的怪圈中走出來。

作家朱凌說:“將自己的生活沉浸在不斷與他人比較的困境中,是一種痛苦,更是一種悲哀。”

比較,無疑是一種精神凌遲。

生活好賴,全在自己。

與其深陷攀比的泥淖讓自己的每一根神經都飽受折磨,不如把時間專注於自我改進和共同提升。

畢竟真正健康的社交,永遠是托舉彼此,而不是拖垮自己。

 

04

放下糾正別人的慾望

知名編劇@初小軌 講過她一個男粉絲的故事。

男生大二,經歷3次換寢,把班上所有男寢都住了一個遍,卻不受一人待見。

男生特別憋屈鬱悶,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會遭所有人排擠,便大老遠跑去跟初小軌吐槽。

他說:「這些室友太傻了,根本不識好人心。

我願意主動勸他們糾正他們還不是出於好心,為什麼都理解不了我的用心呢? 」

原來,男生在生活中總是喜歡指點別人。

仗著自己在圖書館多讀了幾本書,就覺得所有人都是傻缺,凡事都要指點糾正一番。

一間寢室喜歡彈吉他的男生想盤下家吉他店,邊教吉他課邊賣吉他。

同寢室的人要嘛出資,要嘛祝賀。

唯有他,拉著對方苦口婆心地分析接手吉他店的風險,一再勸對方不要接這個盤。

面對其他寢室室友的想法和生活亦是如此,總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指指點點。

結果就是沒人領會他的好意,反倒是他自己,在這種頻頻糾正他人的過程中筋疲力盡、痛苦不已。

作家李尚龍說:世上大多不高興的事,都是從改變別人開始的。

你非要去跟別人已存在的想法作鬥爭,挑釁別人捍衛了幾十年的觀點,你不內耗誰內耗,你不痛苦誰痛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我們無法改變,也不能強求。

放下糾正欲,收起指點心。

尊重一切,接納一切,社交中的委屈、苦悶,也就消失了。

佛家有言: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人之所以會陷入社交內耗,無非就是在意太多,最後為難他人,也為難自己。

凡事心大一點,格局寬一點。

不爭不鬥不期待,不糾不評不委屈。

你自然能擺脫各種內耗,收穫一個輕鬆、自在的社交圈。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