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後,很少跟親戚往來的,往往是這幾類人

人吶,越是上了年紀,就越是薄情,失去了以往的熱情。
生活對一個人的洗禮,就像是一盆冷水澆在他的頭上,讓他的熱情瞬間消失。
就拿跟親戚的關係來說,你認為,是年輕的時候對親戚有感情,還是中年的時候對親戚有感情呢?
雖然說,年輕的時候也沒啥感情,但人到中年,就只剩下冷漠、薄情了。就算跟親戚見一面,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特別是在節奏極快、內捲嚴重、壓力山大的今天,又有多少人常跟親戚往來呢?有,但很少。
中年之後,很少跟親戚往來的,往往是這幾類人。
一、思想方面不再傳統的人。
近幾年的春節,都是旅遊旺季,基本上從年三十開始,就旺季到正月十五。
對此,網路上有個問題:難道這些人都不用回老家拜年的嘛,為什麼從年三十放假開始,他們就湧去旅遊呢?
確實,很多人過年放假,不是去走親訪友的,而是帶著全家去旅遊。就算到景區人擠人,他們也覺得旅遊比走親訪友舒服。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心理?因為時代發展了,人們的思想不再是傳統。
走親訪友,對於50後、60後、70後來說,也許是重要的。但對於80、90後,以及00後來說,基本上都不重要,不如去外邊玩舒服。
思想不再傳統,其實是好事,因為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了更多的生活方式。生活不需要千篇一律,而需要多采多姿。
二、生活繁忙,不願無效社交的人。
接著上邊的話題,為什麼春節等統一假期是旅遊旺季,其他時間不是旅遊旺季?
因為其他時間,人們都需要996去賺錢,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至於什麼社交、娛樂,更無從說起。
一個中年人,每天都需要早出晚歸,拼命賺錢,還要憂愁老人養老、小孩讀書的事兒,那你認為,他還有時間跟親戚聯繫嗎?
就算他有時間,親戚也未必有時間。更何況,如今是大家都沒有時間。這就注定,親戚之間的連結會越來越少,關係也越來越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