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到四十歲,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反映了這幾個問題

混到四十歲,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反映了這幾個問題
value101 2025-03-24 檢舉

人生上半場,做了“加法”,身邊所聚集的人與事兒,只會越來越多。

人生下半場,做了“減法”,身邊所聚集的人與事兒,只會越來越少。

年輕的時候,還是一堆人出行,大家都勾肩搭背,群來群往,一副青春、激情、熱鬧的模樣。

中年的時候,早已不是一堆人出行了,而是一個人出遊。身邊沒有太多朋友,自己也不會主動跟陌生人社交,一副安靜、淡然、獨處的模樣。

究竟是我們改變了歲月,還是歲月改變了我們?只能說,是歲月改變了我們。

混到四十歲,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反映了這幾個問題。

 

一、在乎質量,而不是在乎數量。

人們常說:一百個陌生人,比不過一個真朋友。

身邊的陌生人再多,比如說微信加了上千個好友,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也許,你想找人傾訴,可翻遍了微信通訊錄,還是找不到可傾訴的人;也許,你想找人幫忙,可翻遍了微信通訊錄,還是找不到能夠幫忙的人。

上千個微信好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難道一個真正的朋友,就能夠解決嗎?

確實如此。上千個微信好友無法聽你的傾訴,但一個真正的朋友,就能聽你的傾訴;上千個微信好友不會幫你,但一個真正的朋友,就能夠幫你。

所謂「過客遍天下,知己有幾個人」。能夠碰到知心的朋友,就已經是走大運了。可是碰不到,也是人間常態。

人到中年,只在乎朋友的質量,而不在乎朋友的數量,身邊的圈子就會越來越小。

 

二、厭惡人情世故的繁雜,而喜歡一個人的獨處。

年輕的時候外出,都喜歡叫上一群兄弟/閨蜜,大家一起熱鬧鬧、樂呵樂呵。

中年的時候外出,都喜歡一個人到處走走,安安靜靜享受生活,沒有一絲一毫複雜的人情世故。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情世故;有人情世故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人的本身,就是江湖。

對於複雜的人情世故,又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歡的呢?

就算是江湖裡邊的老狐狸,都不喜歡人情世故,而是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的時光。至少,安靜、簡單、自然,更符合人之本性。

老子之所以強調「返璞歸真」。就是因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該經歷的,都已然經歷過了,自然就會享受獨處,簡單而活。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