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給你這3種感覺時,就該放手了

一位心理諮商師曾說:在一些親密關係的案例中,一個神經質的妻子往往有一位「不善言辭」的丈夫。
妻子在正向表達無果後,就會轉向言語激烈的方式。
一部分伴侶會在這種極端的情緒表達中發現自己或伴侶的問題,然後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而還有一大部分伴侶會選擇無視對方的表達,始終保持言語上的沉默和態度上的冷淡,迫使對方妥協。
久而久之,要嘛對方將變得更神經質,多次歇斯底里後,徹底灰心,變得沉默不語。
沉默,有時候是施加在愛你的人身上的一種酷刑。
來源:視覺中國
讓你時常孤獨
孤獨是一種普遍的處境,也是一個高深的哲學命題。
可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孤獨不是形而上的孤獨,而是實打實的、具體的孤獨。
兩個人相處時,明明彼此離得很近,心的距離卻很遠;明明身邊有人陪伴,卻時常感到孤獨。
心理學家羅伯特‧史坦伯格說,構成愛情的要素有三:激情、承諾和親密。
一個很無情的事實是,一時的激情和口頭的承諾都無法維持長久的愛情,兩個人的關係行穩致遠的核心要素是維持親密感。
在某些人眼中,可能一起吃飯、睡覺、出門旅行就算親密。
但實際上,親密感是彼此能對對方敞開心扉的程度。
從最喜歡的顏色、季節,彼此最愛的食物,到上學時的經驗、原生家庭,再到童年的遺憾、創傷,再到情感態度。
美麗的外表人人都愛,可內心的疤痕、會流淚的眼睛,這才是獨一無二的。
很多人談戀愛,看不見得有多親密。不如說是找了一個搭子,一起度過一段吃喝玩樂的時光。等新鮮勁兒過了,就再去尋找下一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明蘭和顧廷燁的感情,可以說是一對互相看見、互相理解的良配。
明蘭乃盛家庶女,從小沒了娘親,看著大娘子和林小娘的眼色過日子。
她生性聰慧,在祖母的教育下格局和見識更是不凡,又生得嫻雅溫柔、氣質靈動,被小公爺喜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是,小公爺不懂她的隱忍與艱難,頻頻做出一些傷害明蘭名聲和自尊的事,只是為了成全他以為的愛情。
顧廷燁是侯府次子,為人放蕩不羈,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公子哥裡的反面教材。
但是,他雖然看著隨性,卻懂得明蘭的萬般不易與內心的堅持。他倆的幾次邂逅,都促成了兩顆心的交流與碰撞。
明蘭嫁他,嫁得心甘情願。
《我的阿勒泰》中說,哈薩克人表達愛意的句子是「我看見你了」 。
對於相戀的人來說,彼此看見,便能消除、抵禦孤獨。
來源:豆瓣電影
寫在最後
曾在雜誌上看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還留在那段不和諧的感情關係中,只是因為除卻一切挫敗和羈絆,你依然深信能夠改變對方,那你就找不到能滋養靈魂的愛情。
愛情與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篇章,但它們並非生命的全部。
當一段感情讓你感到疲憊、沉默和前所未有的孤獨時,也許是時候考慮放手了。
正如一位劇作家所寫:“愛情是盲目的,但我們不能盲目地追隨愛情。”
有時候,放手不是結束,而是新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