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吵架時「超常發揮」?

如何在吵架時「超常發揮」?
value101 2025-03-24 檢舉

最近,朋友跟我說,自己有個常年無法解決的問題:

「每當別人說我一些不好的話時,我很生氣。我一生氣,聲音就發抖,緊張得面紅耳赤,有話說不出來。一周後,還躲被子裡想當時為何發揮不好,非常後悔。”

她覺得,自己如果有懟回去的能力,就不會生氣那麼久,被人按著欺負,也會少很多煩惱。

生活中,你會發現,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困擾:

遇到言語攻擊,明明想反抗,但當下總是反應不過來。話到嘴邊,卻無法很好地表達。

之後只能不斷反芻,在腦海中反覆重演那個場景,並感到後悔:

「我當時怎麼就沒罵回去」「我怎麼這麼反應慢,就不會回澇呢,活該被欺負」…

很多人都羨慕那種反應快,有邏輯不帶髒字,總是能一針見血地回擊別人的人。

那為什麼有的人能及時反擊,有的人一遇到類似的事,就腦子一片空白,只能自己生悶氣呢?

 

來源:視覺中國

 

快速回懟

是很重要的心理能力

最近,朋友小J總是不想去公司,每天起床都很困難。

因為,公司來了一個新的男同事,總是喜歡給別人意見。

偶爾還當著領導的面,毫不留情地提出小J方案裡需要改進的地方,言辭犀利,例如:

“你剛入職的時候,沒人教過嗎?”

“這方案,實習生都寫不出。”

陰陽怪氣地暗示她的個人能力不行,一次次打小J的臉。

她心裡清楚,這位男同事有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但她根本無力回擊。

因為一看到那位同事的臉,她就習慣性地心跳加速,全身發抖,更別提清清楚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了。

在親密關係中,小J也是如此。

如果朋友或男友惹了她,她也會生氣,但生的都是悶氣,氣鼓鼓地一個人跑開。

久而久之,那些積壓的情緒──憋屈、憤怒、無力......長期堵在胸口,鬱結成疾,身體開始生出毛病。

這並不是個例。

很多人都飽受被攻擊之苦,而缺乏能力處理。

他們要麼出現軀體化症狀,莫名其妙地頭疼,胸悶等;

要么情緒起伏大,或長期低落,開始對生活喪失熱情。

快速回懟,是現代社會一個人重要的能力。

 

來源:視覺中國

快速回懟的能力,除了包含邏輯表達能力之外,主要依賴的是一種內在穩定性。

韓劇《黑暗榮耀》裡,女主角文東恩就是如此。

在經歷漫長而殘酷的校園霸凌後,文東恩蟄伏多年,終於可以向欺負她的五人幫復仇。

再次遇到霸凌自己的人,文東恩回想起那些灰暗的日子,他們的挑釁、蔑視、嘲笑、輕狂,還有毫不在意....都像藤條一樣,鞭打著她的心。

放在一般人身上,心理防線早就崩潰了,但她卻能用對方的邏輯和方式回懟對方,句句擊中要害,且極為淡定。

例如,面對高中同學妍珍的失控痛罵:“你當時就應該去死!”

她冷靜回擊:“像你這樣的壞人都活得好好的,我為什麼要去死。”

面對毫無師德的老師的挑釁:“如果你是男人,早就被我打了。”

她輕笑嘲諷:“但是,你看起來只會和女人打架呢。”

其實,不是東恩嘴巴變厲害了,也不只是她聰明,而是她內在變得穩定了。

不再自我攻擊,沉溺於不幸。而是在人生的劇痛中,涅槃重生,所以才鍛造出面對這一切的勇敢和堅定。

這種內在的穩定性,才是回懟能力的核心。

 

來源:視覺中國

 

自我認同

是回懟的核心要素

要擁有這樣的回擊能力,首先要了解自己無法在當下做出回擊的原因。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不太自信,自我同一性差。

我們無法立刻做出反應時,往往是被人攻擊到自我評價部分的時候。

他們往往對人不對事。

比如:

“你就是個很懶的人,做什麼都不認真。”

“你不覺得你一點都不懂禮貌嗎?”

“你理解能力太差了,我說什麼你都不懂。”

當有人對你這個人本身進行攻擊,你又沒有將問題和自己分開,就非常容易陷入對方的「心理陷阱」。

讓你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處處不如別人。

TA的目的就是攻擊你最不能自我接納的地方,讓你崩潰。

因為你曾經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過類似評價,或是曾經這樣看待自己,TA的話,就能瞬間戳中你的軟肋。

一下子就把你帶回一些不愉快的情境和感受裡去。

所以,自然而然,你的情緒就會被馬上喚起,過度激動而失去抵抗能力。

等到獨處時,才反應過來,越想越氣。

所以若要具備快速回懟能力,就需要對自己的性格特徵,個人優劣勢非常清楚。

慢慢地,一步一步接納它。

 

來源:視覺中國

例如,你的確在表達能力上有所欠缺,你非常清楚,而且有所準備。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