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運

在美國心理學界,有這麼一位傳奇人物。
童年時,遭受虐待,常年被繼父毆打辱罵;
長大後,又混跡底層,在貧窮中飽嘗辛酸。
她也曾罹患癌症,曾被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
然而,就是這麼個可憐人,最後卻成為當代最負盛名的心理學家。
這個人就是著名作家露易絲·海,被《紐約時報》尊稱為「新時代的女王」。
她著作等身,所著書籍全球銷量過千萬,至今仍霸屏暢銷書榜;
她影響力極大,一年數十場的公開演講,場場爆滿。
談起露易絲傳奇的一生,很多人疑惑:
明明身處絕境,她是怎麼逆天改命的?
在著作《生命的重建》中,露易絲將自己的生命娓道來。
原來,助她逆天改命的,不是貴人相助,不是好運青睞,而是自己的心念。
在書裡,她透過深刻的生命體驗,提出一個很新的概念---無限心靈。
她說:“我們的生活始終與一個無限心靈相連。這個無限心靈,就是我們內在的力量,一種是更深層的本性。它指引著人的行為,決定人的命運。”
通俗來講,是人的習慣、念頭、心力乃至智慧,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人是信念動物,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運。
喜歡這本書的,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我們接著往下看。
1
你說什麼樣的話
就是什麼樣的人
在書裡,露易絲先講了一件很悲痛的事。
五歲那年,她被醉酒的鄰居侵犯。
緊接著,母親把這人告上法庭。
雖然勝訴了,但露易絲卻成了人們口中的“壞女孩”,整天被無休止的謾罵和詆毀。
漸漸地,她也開始說自己“很差勁,不配得到愛,應該遭受懲罰……”
而越是這麼說,她就越墮落,後來乾脆破罐子破摔。
16歲那年,她和小流氓談起戀愛,還未婚生女,將孩子狠心送了人。
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活在痛苦與愧疚中,完全感受不到幸福。
在當時看來,她的人生如她所言,充滿了懲罰與不幸。
多年後,當她意識到說話對生活的影響,才停止了自我攻擊。
她開始說自己的「好話」:你真棒,很聰明,很努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結果說著說著,信心就來了,不管是工作和社交,都打開了新局面。
1968年,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就提出「自證預言」的概念。
他認為,人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行事,最後讓預言真的發生。
書裡也說,語言是潛意識的流露,潛意識是能引導人行為的。
你越說自己倒霉,做起事來就越緊張,越容易搞砸;
你越說自己差勁,就越容易緊抓缺點不放,無法展現才華;
你越說日子艱難,就越灰心喪氣,打不起精神…
最終,你自證了不幸的預言。
但反過來,如果你言語積極,命運也會好轉。
在書裡,露易絲給了一個小妙招,叫「每日功課」。
每天起床,裝扮整齊後,對著鏡子念咒語。
先對自己說:我喜歡你,我接納你所有的樣子。
而後分別對自己的家庭、工作、社交、身體說好話。
對家庭說:我原諒所有的事,那不是父母的本意,我愛他們,他們也愛我;
對工作說:我能做好一切,我會遇到優秀的老闆,熱心的同事以及善良的客戶;
對人際關係說:所有人都會帶給我安慰與鼓勵,他們必將幫助我達成所願;對身體說:我是健康的、完整的,即便生病,也不過是小菜一碟。
別怕麻煩,要有足夠的儀式感,大聲念出聲地給自己聽。
露易絲很篤定地說:
不出一個月,你就能明顯感覺到人生奇蹟般地變好了。
2
你有什麼念頭,什麼事就發生
看書時,有段話印象深刻:
“我們每一次起心動念,都是在創造未來。你的一思一想,一知一覺,都在創作你的人生經歷。”
人有什麼念頭,就會被什麼指引。
露易絲海在書裡,接著說自己的故事。
16歲那年,送走剛出生的孩子後,她不敢再回家,就飢腸轆轆地流浪街頭,盼著能找一份可以包食宿的工作。
帶著這個念頭,她找啊找啊,終於被便利商店收留。
後來,生活穩定,她心裡又暗暗生出一個想法:什麼時候可以去學跳舞呢?要是能靠跳舞賺錢就好了。
於是存夠一點錢後,她就開始物色舞蹈教室,不久後還真被她找到一家便宜點的,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但就在付錢時,發現自己的存款根本就不夠,好在舞蹈教室允許她在這裡兼職,薪水抵學費。
露易絲·海的人生就此迎來轉機。
她學了幾年舞蹈,就去時尚界做了高級時裝模特兒。
她慢慢躍出低谷,令悲慘的人生步入正軌。
然而,最不可思議的,還是下面這段經歷。
有一年春天,露易絲·海偶然間,認識了一位星象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