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破壞家裡這3個“地方”,越不動,越有福

有人在,有人等,有人愛,我們才能鼓起勇氣,更自由地探索世界。
——“言論”,《讀者》2021年第21期
有句話說:“你家裡的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
人生中,許多家庭明明起點相同,但有的家庭越過越幸福,而有的家庭卻越來越慘淡。
一個家庭的未來走向,往往取決於每位家庭成員的努力,以及這個家的習慣和家風。
要讓你的家裡福氣盈門,千萬不要破壞下面這三個地方。
書房豐富,有書方能致遠
內華達大學的研究員瑪利亞‧埃文斯,曾進行長期調查。
調查歷經20年,橫跨27個國家,累計分析了73,249戶家庭的資料。
她最後得出結論:影響孩子文化水平的,不是家庭收入或父母的社會地位,而是家中的書籍數量。
藏書豐富的家庭,往往更有助於家庭成員未來的發展。
想起我在大學時,曾經去聽過一位文學院教授的專業課。
在那堂課上,教授分享了一段她自己的故事。
1978年,教授出生在一個山區的農村家庭。
她的母親是一名老師,非常喜歡閱讀。
平日里,母親在吃穿上很是節儉,但在買書上毫不吝嗇。
因此她家中的書,是整個村子裡最多的。
不大的房子內,目之所及到處都能看到各個種類的書。
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娛樂方式,母親看書時,她便也在一旁跟著看。
一來二去,她也自然而然地愛上了讀書。
山區裡消息閉塞,在閱讀之前,她以為她所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
但書籍為她打開了一扇門,讓她知道自己可以走出去,山的外面,是另一種生活。
後來,她如願考上了大學,成為村裡的第一位大學生。
她鼓勵學生重視閱讀,書籍也要盡量涉及不同領域。
她提到,當時看似無用的與農牧業相關的書,在日後寫文章時給了她很大幫助。
而她也透過讀書,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作家梁曉聲曾說:“最好的家風,一定是有讀書傳統的家風。”
對許多人而言,閱讀無疑是見世面的最佳方式。
在書中,有天地,有眾生,也有命運嬗變的契機。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身作則,早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茶餘飯後,與孩子一起,感受書香,細品經典。
要相信,一個書香氤氳的家庭,定然會擁有愈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視覺中國
廚房熱鬧,煙火最撫人心
有句話說:“婚姻的最高境界,是一起下廚房。”
很多家庭出問題的原因就在於,兩人都要工作,可是廚房裡永遠只有一個人在忙碌。
而有愛的家庭,廚房總是熱鬧的。
部落客@範範,曾在社群平台上發布了一段暖心影片。
範範在外地工作,每次臨近假日,母親都會提前給她打電話,問她想吃什麼,早點給她準備。
當她踏入家門時,廚房裡的蔬菜和肉類都已經洗好切好,整齊地放在一旁備用。
等到了煮飯時間,父親母親常常一起走進廚房,母親做菜,父親打下手,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有時候,母親還會夾起菜,讓父親嚐嚐口味鹹淡。
從廚房飄出的,不只是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響,還有母親哼著的小曲和兩人聊天的聲音。
待菜出鍋,父親會遞上盤子。母親盛好端走後,父親就在一旁拿著抹布,將爐灶上殘留的油漬和湯漬擦拭得乾乾淨淨。
家裡的廚房並不大,但從典範有記憶起,只要有時間,父母就會擠在一起煮飯。
如今,父母結婚三十年了,感情依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