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人情看得太重的老實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建成後,當地人覺得它與巴黎的浪漫氣質格格不入。
作家、詩人、畫家紛紛反對,認為鋼鐵怪物破壞了巴黎的文藝氣息,民眾甚至登報質問官方為何不拆除。
小說家莫泊桑也不喜歡這座塔。當被問及為何每天在塔下吃飯時,他說:"這是巴黎唯一看不到它的地方。"
設計師艾菲爾被罵慘了。
官方準備拆除時,發現鐵塔顯著提升了巴黎通訊系統水平,於是暫緩拆除計畫。
後來二戰爆發,鐵塔的軍事通訊功能使其成為戰爭功臣。
從此,法國人以它為傲,稱讚其機械美感與浪漫氣質。
為感謝艾菲爾,鐵塔被命名為"艾菲爾鐵塔"。
如今,艾菲爾鐵塔已成為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付費紀念碑,也是最著名的建築之一。
想像一下,如果鐵塔是人,或許會感嘆:"人類真現實。"
人性就是如此。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際關係:
當你有價值且待人友善,會被認為善良、有禮;若沒有實力卻對他人好,則被視為討好。
大多數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的價值。沒有價值,別人很難看得起你。
明白這個底層邏輯後,就能理解:
為什麼你不主動聯繫,別人就不會找你?
為什麼別人有求於你時熱情,平時卻冷淡?
為什麼你總是顧及他人感受,卻沒人關心你?
這些都印證了一個道理:
無論多善良,當你沒有價值時,就算溫柔如貓,別人也嫌你掉毛。
所以,必須經營好自己。即使跌入谷底,也要有與人交換的籌碼,這才是強者法則。
來源:視覺中國
成人的社交潛規則:
對別人再好,不如對別人有用
前段時間,王驍憑藉《凡人歌》中那偉一角提名白玉蘭最佳男主角。
這個角色詮釋了一個道理:對別人再好,不如對別人有用。
被辭退前,弟弟問那偉:"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他笑著回答:"忠誠。"
他說自己把公司當家,把老闆當親人,從未因高薪挖角而動心,堅信不會被辭退。
然而轉眼就被解僱,不僅沒有賠償金,還被老闆坑了80萬,他的價值觀徹底崩塌。
在家人的鼓勵下,他開始創業。
原以為憑藉大公司背景和客戶關係不會太難,卻發現曾經的"兄弟"都對他避之不及。
求助老熟人老高時又被坑,家裡存款只剩3萬元。
他不明白:這些人怎麼這麼無情?不知道他有兩個孩子要養嗎?
那偉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脈不是能幫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助的人。當你無法提供價值時,人脈無從談起。
安全感只能自己給,情感的寄託也要靠自己。
《皮囊》中有句話說得很好:
"真正能給你撐腰的,是豐富的知識儲備,持續的情緒穩定,可控的生活節奏和那個打不敗的自己。"
所以——
讀好書提升認知,是你上升的捷徑;
存好錢增強抗風險能力,是你應對意外的遠見;
養好心態保持清醒,是你突破圈層的利器。
多多轉發今天的文章,為自己!因為——
人生最大的貴人,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