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最怕中年才讀懂《步履不停》
結果在這條路上打拼多年,還是一事無成。人到中年,他也不敢為了家業放棄美術,從頭再去學醫。
自卑的良多,對父母的態度變得越發敏感。
看到自己的房間變成雜物間,哥哥的臥室卻一直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時,良多在心中暗自惱火。
聽見母親把自己兒時的趣事記到哥哥身上,良多也忍不住鄭重向父親糾正。
他心中積攢了太多的不忿,以至於雖然察覺到了家裡的改變,也並沒有將這些變化放到心上。
他知道浴室已經增加了防滑的扶手,父親行走已不再靈便,母親心中更加偏執。
可良多隱隱覺得,死亡和別離,都還遙不可及。
他強忍著不耐,與家人一起聚餐、合影、掃墓,然後匆匆離去。
卻沒有料到,這次相見,竟是全家人的最後一次合影。
第二年,外甥因病沒來。第三年,姐姐一家去了夏威夷。
再後來,就是父親逝去,母親病重……變故接二連三,令人措手不及。
那個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的午後,永遠成為了腦海裡漸漸發黃的記憶。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以為人生很長,自己有大把時間恣意成長。
於是急匆匆張開翅膀,頭也不回地奔向遠方。
掙扎半生,卻發現目標依然遙不可及。
可父母已經老去,等不及兒女功成名就再從容盡孝。
家人亟待撫養,等不及你我羽翼豐滿再為他們遮風擋雨。
歲月最殘酷之處,就在於流逝的速度常常快過我們攀爬的腳步。
別去等來日方長,因為餘生,從來不長。
珍惜正在身邊的每一次相守,因為每一分鐘都是無法重來的珍貴。
3
歲月步履不停,且珍惜且前行
父親逝去後,母親繼續獨居在老宅。良多和姐姐各自為生活忙碌,只能偶爾打電話問候。
有一天,良多突然夢見父親。
父親託夢說,母親可能在二十八日那天出事。
醒來後,良多很是掛心。
但殘酷的現實是,今年的工作,他要忙到二十八日才能收尾。
他還有同事需要應酬,還有小家需要照顧。
身為中年人,良多沒辦法將太多的精力和體力都投入給母親,只能繼續每天發短信問候。
但好在,母親每天的回復一如既往,只是絮絮叨叨關心兒子的身體。
鬆弛下來的良多,打算按照原計劃,三十一日回家陪母親過年。
卻不料二十九日一早,姐姐就打來電話說,母親摔傷,被送往醫院。
她倒下的時候,沒有一個子女陪在身邊。
良多猛然意識到,他實在是虧欠了母親太多。
他直到四十歲那年,才第一次給母親零花錢。
母親收下錢後滿臉愉悅,可他再沒讓母親享受過第二次歡悅。
他還承諾開車帶母親出遊。可一轉頭就將這事兒忘到腦後,至今還沒學好駕照。
他還沒能讓母親看見自己有出息的樣子,沒能讓母親見到自己的血脈。
他想讓母親能活著看到所有心願一一實現,可再高明的醫學手段,也擋不住生命的流逝。
母親的病還是一天比一天重下去,直到她變成了植物人。
醫生再三表示,病人已經沒有知覺,所有治療都是在增加苦楚。
可良多還是要求醫院為母親上了呼吸機。
因為他想讓母親堅持到自己的女兒出生,讓母親看到自己後繼有人。
這是自己唯一能稍稍彌補的遺憾。
然而無論有多麼不捨,母親還是無可挽回地逝去了。
良多突然意識到,從此以後,自己不再是某個人的兒子,而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他需要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成為妻子兒女的依靠。
他考了駕照,買了車,帶著家人四處兜風,實現了當年未能給母親兌現的承諾。
他還計劃明年帶著子女回家掃墓,講述母親曾經講過的故事,傳承親人一代又一代的思念。
這就是生活,總有意外不期而至,總有缺憾來不及彌補。
與其等到在失去以後,才在痛徹心扉中悔不當初。
還不如從現在開始,用心去回報當下的每一分溫暖。
此刻你能多一刻陪伴,未來就會少千百次遺憾。
歲月從來步履不停,那就讓我們在命運的道路上,且珍惜且前行。
▽
書中,作者藉良多之口沉痛地感嘆:“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人到中年,你會發現,生活裡撲面而來的都是失去。
失去兌現承諾的對象,失去彌補遺憾的機會,失去慰藉人生的陪伴,失去照亮生命的悸動……
無數珍而重之的人和事,都要在歲月的沙漏裡無可挽回地簌簌流下。
沒有人能停滯住時間,我們唯一都能做的,就是緊緊握住當下。
珍惜每一個相擁的日常,善待身邊的每一位家人。
往後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我們用力去愛,用心去呵護。
點個贊吧 ,餘生,多一點陪伴,便少一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