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迴避社交,不是因為你差勁
上個月我們發了一篇關於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的文章,
其中描述了女主小凪在與人交往中“表面討好你,但實際不在意你” 的關係模式。
意外的是,我們收到很多讀者留言說:自己也是如此。
對別人不感興趣
也不被別人喜歡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顧不到別人
很少真正地體會到交往的快樂
我們的一位編輯也表示很有共鳴!
她說自己害怕跟別人相處,因為一進入關係就會陷入兩個極端:
過於討好,或者過於無情。
討好別人到一定程度,如果發現對方有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點時,就會疏離,甚至很冷漠。
情感淡漠、迴避社交,不用再面對人際的糾纏和疼痛……這似乎很乾脆利落。
但問題是,它並沒有使我們感到輕鬆和愉悅。
相反,我們感到困惑。
因為我們懷疑:不擅人際是否會讓我們錯失某些重要的機會?
我們最想做的,不是本能地逃避,而是搞清楚:
我們迴避人際關係,到底是在迴避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輕易地處理關係中那些尷尬、衝突、敵意,而我們卻只能逃避?
如何才能輕鬆自在地跟別人相處?
帶著這些問題,我找到廣州心理諮詢室的趙穎奇老師聊了聊。
表象
Q:為什麼我們會對別人不感興趣,窩在自己的世界裡?
趙穎奇: 事實上,沒有哪個人絕對是對別人不感興趣的。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活不下來。
不想社交、寧可窩在自己的世界裡,這都只是表象。
內在的原因是:不是不想要,而是做不到。
第一種是失望型。
表現為對別人沒信心,覺得別人做不到。
他對關係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的人達不到他的要求,多次失望之後,他就不再抱有希望了。
在感情裡得不到滿足,常說“算了算了”、“沒事”,然後轉身對對方關上心門;
在親人、朋友面前被誤會了也懶得解釋,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所謂”的心態,客氣地消遣一起的時間。
第二種是迴避型。
表現為對自己沒信心,覺得自己做不到。
這樣的人曾經在過往的關係中受到過創傷,尤其是早期與養育者建立的關係中所受的創傷。
為了避免再次被傷害,Ta選擇乾脆主動切斷。
例如:有些人很難向別人提要求—— 雖然心中有個願望,但就很快被自己給滅了 。因為Ta腦子裡全是被拒絕、被嘲笑、被羞辱的猜想。
因此,我們迴避社交,本質上是在迴避與人交往時那些糟糕的感覺。
這些感覺可能是別人給的,也可能是自己代入的。
因為別人所做(what you do)和我所感( how i feel)的錯位,讓我們即使身處很好的氛圍裡,仍覺得難以融入。
孤島
Q:這樣的人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在人群中活成一座孤島。活成孤島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趙穎奇: 活成孤島這個說法,根據表現方式,可以有3種不同的類型:
01 交際孤島
前段時間,39歲的知名作家“格子裡的夜晚”,被發現在家中去世。
雖然格子的微博有十幾萬粉絲,在網絡上互動頻繁,但在家中突發心髒病卻無人知曉,去世後十天才被發現……令人唏噓。
交際孤島,大概就是這種狀態——一個人雖然不與外界有實際的互動,但在精神文化上從未間斷與外界的聯繫,甚至聯繫非常緊密。
身邊沒有什麼朋友,但網友遍天下。
他們以各種興趣愛好甚至事業為載體相互交流。
這樣的交流,完全聚焦與交流的內容,並不以對方是什麼人,什麼樣的性別、年齡、種族、地域來評判對方。
處於交際孤島狀態下的人,除了你來我往這種傳統的人際互動不足,其它的方面可能是充分得很,這樣的人也自得其樂。
壞處是可能會缺乏現實的關係。
這種缺乏,可能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和危險。
例如你暈倒在家或者你坐車沒有按時抵達終點等等,這樣的緊急狀況無人知曉,更無人幫忙。
02 精神孤島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裡,Queen的主唱Freddie曾一度陷入精神孤島的狀態。
在紅得發紫的巔峰,他離開了樂隊單飛,此前還因為發現自己是gay後跟他最愛的未婚妻Marry分手……他買了一棟大別墅,每晚請一批朋友來開party喝酒狂嗨。
但狂嗨的表面隱藏著他無法排解的孤單和痛苦。
像Freddie這樣的人不缺乏現實關係,可能還有著挺豐富的人際圈子,但無法建立深層關係,別人與他精神層面的交流無法相通。
有事沒事呼朋喚友人數眾多,但又覺得自己為交際所累,常在人群中感到孤單。
可他依然無法擺脫以數量充質量 的交際方式——只要有一群朋友常來往常活動,好過什麼也沒有。
在精神孤島狀態中生活的人,因為不能得到充分的內在支持,所以在面對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時,承受能力更低。
03 絕對孤島
絕對孤島應該算是一種哲學化的生活,或者是一種提前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