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成年人內心創傷,最好的解藥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工作上好不容易碰到晉升機會,卻質疑自己能力不足,默默選擇放棄。
社交裡在跟別人產生矛盾時,總是不敢積極為自己辯解,生怕引起周遭人的注意。
和伴侶在一起,明明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卻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下意識地迴避對方。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如果一個人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他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他在自己的巔峰之作《自卑與超越》中,深入探討了生命的意義、
自卑感與優越感等主題,並坦言:自卑是人類的通病,也是失敗的根源。
尤其是在這個訊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一抬眼就能仰望別人的幸福,一轉頭又會發現自己的脆弱。
到最後,巨大的心理落差,會帶給我們難以癒合的創傷,以及無止境的自卑感。
而任由傷口撕裂、一味否定自己,你注定一輩子都會在挫敗感中倒地不起。
其實,自卑能毀掉你,也能成就你,關鍵就在於你看待它的方式。
讀懂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你會明白自卑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消解。
1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埋著自卑的種子
在創作《自卑與超越》之前,阿德勒在自卑的泥淖中掙扎了多年。
他出生於奧地利的富商家庭,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不幸的是,他的童年始終籠罩在死亡和病痛的陰影中。
他天生患有佝僂病,長期遭受矯正的痛苦,直到4歲才會蹣跚走路。
5歲那年,他又罹患嚴重的肺炎,被醫生下達了死亡通知。
奇蹟般地活下來之後,他接連兩次意外被車撞傷,在病床上躺了很久。
阿德勒長相醜陋,身材瘦小,成年後的身高不足一公尺六。
然而,如醜小鴨一般不起眼的他,偏偏有一個人見人愛的哥哥。
哥哥比他大兩歲,不但身材魁梧,外表英俊,還是家裡最聰明、最活潑的孩子。
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喜歡哥哥,母親也更偏心哥哥,時不時地冷落阿德勒。
後來,哥哥輟學當了商人,阿德勒則在學業上不斷進步,成為知名心理學家。
但每次面對哥哥時,他仍會落寞地低下頭,嘆息自己永遠也趕不上哥哥。
在《自卑與超越》中,他也一再強調:
自卑感不是「我為什麼不如他」的人特有的東西,即使看起來非常優秀的人,心裡也會感到自卑。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深埋著一顆自卑的種子,或許是外表不夠出眾,或許是成績不夠優秀,又或許是原生家庭的貧困…
無論一個人看起來多麼閃閃發光,都難免會有耿耿於懷的弱點,以及無法和解的缺陷。
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因自己的小鎮出身自卑。
考上北京的大學後,鄰桌的女同學問他:“你從哪裡來的?”
他的臉唰地紅了,扭頭假裝沒聽見,一個學期都不敢跟對方說話。
賭王家百億集團繼承人何超瓊,年輕時總覺得自己不漂亮。
每次在公眾場合亮相,她都忐忑不安,怕自己的形像不夠完美。
她還硬著頭皮嘗試各種浮誇的造型,一天到晚為外界的評價而患得患失。
阿德勒在書中說:“人生來就受周圍環境和人的限制。”
天賦、家境、機會的差異,注定會滋長無止盡的比較,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完美。
一旦你過度在意那些不足之處,它們就會變成扎在你心底的利刺。
不管你將外在的堡壘搭得多麼堅固,也無法抵禦深入骨髓的隱痛。
2
逃避自卑,反而會加速自我毀滅
阿德勒透過大量的觀察,得出一個結論:
大多數自卑的人,會不自覺地限制自身行為,避免跟外在環境接觸。
他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舉出了兩個例子:
說話結巴的人,害怕一開口會被旁人鄙視,乾脆不跟任何人來往。
漸漸地,大家越來越不願意跟他說話,他的語言程度也愈發糟糕。
一個落魄的中年人,在同儕的圈子裡倍感挫敗,便故意傲慢地貶低他人。
他的刻薄和怨憤,令同事與朋友敬而遠之,導致他錯失了不少賺錢的機會。
石康在《那些不值錢的經驗》裡說:“隱藏自卑、迴避嫉妒、假裝自尊,這是我一生中做得最多的事。”
很多時候,人生就像一艘四處漏水的破船,就算你費盡氣力,總有補不上的缺口。
看著缺口處湧入的洪流,無能為力的我們,往往本能地想要逃避。
但在這世上,唯一不能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
不敢直視自卑的人,永遠無法真正走出陰影,反而會終其一生為卑微感買單。
童話大王安徒生,從小家境貧困,相貌醜陋,羞於與異性接觸。
踏上寫作之路後,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心儀的女歌手告了白。
結果,對方不只拒絕了他,還將他奚落了一番。
安徒生大受打擊,再也不敢隨意參加社交場合,一頭栽進書房專心創作。
30歲出頭時,他成為知名童話作家,卻依舊走不出內心的陰霾。
表面上,他假裝對婚戀不感興趣,拒絕了許多異性的示好。
私下里,他卻貶低自己又窮又醜,不值得被任何異性喜歡。
他還多次在日記和書信中說:“如果我長得漂亮,或者有錢,又有一小間像樣的辦公室,才有資格結婚成家。”
他困在自卑的牢籠中,把自己低到了塵埃裡,一生都沒能獲得美滿的婚姻。
生命中的某些階段,我們總會在自卑感的圍剿下無處遁形。
但你一旦順從它的擺佈,容忍它的蔓延,它遲早會將你的未來蠶食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