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5歲就擁有50歲的洞見力?

如何在25歲就擁有50歲的洞見力?
value101 2024-04-10 檢舉

 

你總能得出最有洞見的見解,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

 

3. 全局思維

當你學會深挖事物的本質之後,你已經擁有了單點突破的能力,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有全面性的思考,

因為,這會讓你透徹事物的全部面貌,從而掌握整個局面,

對問題找到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能花小錢辦大事。

 

比如,老闆跟你說,“小張啊,最近要出一篇10W+的文章讓甲方看看,好多收他們點廣告費啊。”

小張:老闆,我們公眾號只有幾千上萬的粉絲基數,10W+,短期之內臣妾做不到啊!

老闆:我不管我不顧,我就要多收廣告費。

第二天,小張提交了辭職信……

但是,如果小張想要嘗試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這時候全局思維或許就能幫他找到槓桿,尋找到撬動10W+的點。

首先,文章是一個活動的總和,而文章的最終效果如何是多方面共同促進和影響的。

那麼,既然是活動的總和,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會拆解,首先把他拆解成一個流程。

 

當把文章的總和拆解成流程之後,

 

我們就可以去借鑒同類競品在10W+的文章上每個節點是如何進行佈局操作的。

比如,當你分析足夠多的文章後發現,文章的閱讀量選題的影響權重佔比是最高的,

而且好的選題往往有幾個影響因素,其他的每個節點也同樣如此,最終呈現出來可能是這樣的。

 

這時候,你發現影響選題的因素才是你真正需要去撬動的槓桿,

 

你應該把精力集中在這個環節上去發力,把這環節做好了之後,

再去其他節點上進行借鑒,評估自己能做到多少分,

有沒有可能去完成這個10W+,基本你是了然於心的,

而不再像剛開始一樣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了。

 

綜上,有了這種全局思維,拋開粉絲數的局限性,

你基本上就知道一篇文章的生產過程和最終影響到效果的因素了,

跟競品對比之後,你知道那裡做得還不夠好,

需要在哪個點上去發力了,最終你做事的效率一定是處於高水準的。

那麼,除了拆解文章的流程,我們還可以縱向的去拆解全局。

比如,一位微商說:最近生意不好啊,只賣了一點錢。

如果微商把銷售額當作她的生意指標,我們可以通過定量去拆解。

 

第一步把新老顧客的銷售額分層計算,再繼續往下拆,

 

新顧客銷售額的影響因子有哪些,老顧客又有哪些?直到拆到不能拆為止。

OK,當我們把影響銷售額的整個全局拆解出來之後,我們再定量去評估,現在哪個環節不夠好?

如果是老用戶复購率不行,說明用戶感受不到產品價值,

那我們就需要去提高產品價值,不然整個商業模式走不遠。

如果是新增用戶量少,那麼我們就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取新用戶了。

而如果新用戶來了之後購買轉化率很低,可能就需要提高我們的話術、文案了。

通過這樣的全局拆解,我們可以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應該優先提高哪個環節,哪個環節的提升是性價比最高的,最終發力去撬動這個槓槓。

 

OK,有了這樣的全局思維,當別人只是看到銷售額不行,

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的時候,你早已洞見全局,運籌帷幄,

知道在哪裡發力,最終帶領團隊走正確的路一個個打贏局部的戰爭,贏得整場的勝利。

綜上,全局思維的核心思想就是學會拆解,把你想要得到的結果/指標,

影響到結果/指標的因素全部拆解出來,可以是橫向的流程路徑也可以是縱向的影響因子,

 

把他們全部鋪開,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4. 給自己創建一個反對者

當你習慣有意識的調用系統2進行深度思考,且對事物上有本質的挖掘慾望及行動,

對事物進行拆解全面的把控,你還需要做到一點,這點如果做不到,

你就很容易陷入自嗨,最終你所認為的洞見在別人眼裡可能都是笑話。

那到底是哪點呢?這點就是為自己創建一個反對者的角色,主要的功能是自檢理由和結論。

比如,你要向某家企業的經理銷售你家的產品。你會怎麼說?

是不斷的吹噓你家的產品如何優秀牛逼嗎?

如果是,面臨失敗的可能性會很大。

 

為什麼?

因為,作為一家企業的經理,相比於產品帶來的收益,他可能更關心產品的價格,

 

產品的潛在風險,會不會出錯,到時候老闆說我辦事不利怎麼辦,

以及這件事能為我帶來多大的績效,讓我好在老闆面前邀功等等。

在相同的例子中,我見過太多的銷售、營銷、運營人犯了太多同樣的錯誤,

包括我自己,我們都容易假設,只要把我所認為是對的東西不斷的說出來,就能打動對方。

實際上,很多時候別人只關心他想關心,而不是你認為他該關心的東西。

如果這時候,給自己創建一位反對者的角色,就能糾正自我偏見,

從而讓自己的理由和結論更加貼近真實、客觀、準確。

比如,銷售剛開始假設,只要把產品的賣點說出來就能打動他,

這時候,反對者就站出假設他不會聽,

然後利用邏輯和常識進行推理,那邊的可能性最大?

其實,這時候,站在反對者的角色去看,

就很容易發現自己的理由和結論是多麼千瘡百孔,經不起推敲。

有這樣的反對者角色,能避免我們犯很多常識性的錯誤,

 

因為,人都是自我視角的動物,喜歡從我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從而產生很多偏見。

曾經有個例子。春天剛到,國外有位眼睛看不到的乞討者,

在公園裡立個牌子,上面寫著“行行好吧,給我點錢吧”

然後有位詩人走過來,把上面的字給改成

“春天到了,可惜我看不見。”之後收入立刻增加了無數倍。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乞討者從自我視角出發,假設路人看到牌子,

再看到他這麼慘定會為他感到同情,繼而給出施捨。

實際上,路人此刻來到公園裡觀賞春天的景色,

相比於乞討者的乞求,他更關心的是身邊的景色。

 

而詩人則是從路人的視角出發,從路人的感受去打動路人,

讓他們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而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這位詩人來為我們糾正自我視角,

我們只能自己創建一位反對者,自我糾正。

這樣很困難,因為自嗨的力量太大了,

轉換反對者的視角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這是反人性的。

比如,當你躊躇滿志寫好了一個文案,覺得文案太優秀了,

這樣的表達方式簡直是藝術,只要放出去,

消費者立刻成為俘虜,結果到了市場檢驗之後,一點反饋也沒有。

這時候,你才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裡出錯了?

最後,發現是自己太自嗨了,太自以為是了。

實際上,你不必等到失敗後才開始反思,應該在你假設別人成為你的俘虜的時候,

就應該有另外一個聲音站出來說,我不會成為你的俘虜。

通過反對者角色,互相辯論,一個為真,一個為假的情況下,那邊可能性更大?

讓我們的結論和理由更加真實、客觀、準確。

這是一種有效且科學的自我檢驗方式,

能幫我們擺脫自我視角的引力,從對立面審視自己。

 

寫在最後

到了這裡,想必大家都已經了解了,想要比別人顯得更加有洞見

(其實洞見這個詞也不是很好的概括,但我實在想不出其他詞彙了),

一定要善於思考,再利用各種思考技巧,從而讓自己的見解更加本質、全面、準確。

而做到這點,你需要有一套系統化的思考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