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舒服的人,都精神內收了

活得舒服的人,都精神內收了
value101 2024-04-16 檢舉

南懷瑾先生年輕的時候,曾到山上向一位高人請教修行之法。

下山臨別時,高人對他說:“看花時,不要被花迷了眼,而是要向內收。如此,才能收攏精力,增加能量。”

世界紛紛擾擾,我們總是無意識地被外界的各種事物幹擾。

然而,人到了一定年紀,時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

若不懂得向內安頓,最後只會不斷消耗自身的能量,讓自己身心俱疲。

那些真正活得舒服的人,都懂得精神內收,守護好自己的能量場。

 

不慕他人福,悅納自己

漫畫家幾米曾說:“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仰望和羨慕著。”

生活中,倘若一個人總是習慣仰慕他人,就容易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

與其在盲目的比較中焦躁不安、自我懷疑,不如悅納自己,專注於紮好自己的根基。

華裔數學家王章程,22歲時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

和他一起畢業的同學,都選擇去大財團、大公司工作。

只有他一股腦地紮進加州的私人研究室,而且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之後,他以往的那些同學,都紛紛變成了月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精英人士。

他們開著豪車、住著豪宅,身邊帶著漂亮的伴侶。

可王章程依然收入低下,過著拮据的生活。

到了30多歲,他還是個名副其實的、買不起房子的「書呆子」。

但王章程從來不羨慕別人的生活,而是一心一意投入自己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

可能在外人眼裡,他的生活與別人相差甚遠,但他本人絲毫不關心。

他潛心研究數學,在35歲時,他攻克了兩道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從此一舉成名。

後來,他接連收到了美國十多所大學的聘書,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數學之王」。

 

來源:視覺中國

有位作家曾說:“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裡。”

人生好像一個圓,擁有無數條半徑,也就擁有無數種可能。

因此,成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與時區。

不要在別人的世界裡迷失徬徨,也不要拿別人的尺子來測量自己的生活。

把目光向內轉,將能量內收,我們才能守好自己的節奏,活出限量版的人生。

 

不訴生活苦,戒掉抱怨

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曾說:“消極的思想,就像我們通過抱怨播撒在這個世界上的種子。它們會生根發芽,生出更多的消極因素。”

人生實苦,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不稱心如意的事。

若遇事只知埋怨他人,容易陷入怨恨的怪圈,讓生活陰雲密布。

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從自身尋找原因,反躬自省,讓自己持續成長。

美國人際管理大師吉格,早期事業小有所成時,便開始目空一切。

他整天不是抱怨領導思想迂腐,挑剔同事做事笨拙,就是吐槽客戶要求太嚴苛。

久而久之,大家都開始厭煩他,以致他的人際關係一團糟,客戶也流失了大半。

短短5年的時間裡,吉格就換了17家公司,他也因此陷入巨大的財務危機。

直到後來,新公司的一位領導提醒他:“你應該多注意自身的問題,而不是整天挑別人的刺。”

吉格這才恍然大悟,並開始認真內省。

他發現並非環境不公,而是自己喜歡抱怨,常常推責於人,才不被公司委以重任。

從那之後,吉格便不再滿腹牢騷。

他嘗試以平和的態度與每個人相處,踏實做好自己的工作。

一段時間之後,他感覺工作越來越順心,也感受到了周遭人對他的善意。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