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的家庭,明明愛著,卻彼此煎熬,互相逼瘋

有多少的家庭,明明愛著,卻彼此煎熬,互相逼瘋
value101 2024-04-23 檢舉

 

父母之愛子,毋庸置疑。但若愛錯了方式,結果只能是互相煎熬。

一個和諧的家裡,每一分的愛,都要配上九分的尊重與包容。

作者| 夏天

 

前段時間,石家莊一個10歲男孩上完美術課後離家出走,徹夜未歸。

男孩的家人急壞了,到處張貼尋人啟事,也聯絡上了搜救隊。

200多名社區居民和救援隊員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徹夜尋找。

 

隔天清晨,緊急救援隊的工作人員終於找到男孩了。

他正抱著腿,坐在一戶人家的陽台下面,凍得發抖。

救援隊的工作人員要送他回家時,他寧可繼續受凍也不願意回家,不願意麵對父母。

經過了解,才知道:

原來,雙減過後,男孩的父母因為自身時間和學識受限,給男孩報了很多補習班:美術、數學、鋼琴…

男孩在練琴的時候有些厭倦,媽媽一氣之下又對男孩說了一些不好的話。

 

男孩覺得自己的壓力太大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排解,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無奈才選擇了逃走。

說實話,我特別心疼這個小男孩,才10歲就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壓力,但同時我也很心疼為了男孩的前途和未來費盡心思籌謀的父母。

父母無疑是深愛孩子的。

可是,很多時候,父母的愛無形中也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傷害。

就像《母愛的羈絆》裡所說的:

“愛來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傷害也來自父母,而這種傷害隱性而沉重。”

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家庭,明明愛著,卻彼此煎熬,互相逼瘋。

 

電影《我們的世界》中有句台詞:

“孩子除了上學、放學,還能有什麼事呢?”

這是許多父母的心聲,同時也是許多孩子的惡夢。

正在熱播的《鳴龍少年》裡有一個叫禹洋的孩子。

 

他的爸爸是個卡車司機,媽媽是食堂阿姨。

媽媽不想讓他吃自己吃過的苦,一心想要把他培養成才,成為一個可以坐在辦公室裡吹冷氣、體面生活的人。

於是,為了更好地培養他,讓他考上大學,媽媽把家裡7成的收入都拿來給他報補習班,更是不讓他幹任何除學習以外的事。

為了更方便地監督他、照顧他,媽媽還特地包下了他高中的食堂,成了一名打飯阿姨。

為了讓他爭分奪秒地看書,媽媽親自幫他脫衣服,幫他打熱水擦洗身子,哪怕是同事們進了房間,也不顧他的羞恥心,一邊嘮叨,一邊當著別人的面繼續幫他擦澡。

 

開學選班的時候,媽媽就像他的代言人一樣,替他在老師面前展示過往成績和證書,驕傲地告訴老師:

“他一門心思搞學習,除了吃飯睡覺,他就是要搞學習,連洗澡都不喜歡,就是要拿一本。”

 

媽媽幫他掃除了生活中一切對學習沒用的事,想讓他變得優秀。

可事實呢。

他的成績勉強只能上二本。

他被同學嘲笑是個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的「媽寶男」;

被老師奚落是個只會做漂亮筆記,不會動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的表演型努力的人;

他看似每天都在學習,但沒有一次是不顧別人的期待,是自己想做,自己想學;

 

他變成了一個自卑、內向,時時刻刻焦慮、緊張的「怪人」。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不要讓孩子一天到晚待家裡學習,不然他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得不到刺激。

腦部神經沒有興奮透,就容易有心理問題。 」

只讓孩子學習的背後,藏著一連串的問題:

失去學習動力,對生活無興趣,社交無能力,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學習,本來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強大。

然而,只讓孩子學習,反而鑄造了困住孩子的牢籠。

 

記得思想家歌德曾說過:

“太多父母費盡心思想要讓孩子過得輕鬆些,到頭來卻讓孩子過得更辛苦了。”

一個家境優渥的女孩,小學時期一直是學霸,她的父母很是欣慰。

可是,當女孩考進當地的重點國中後,身邊出現了太多比她更優秀的孩子,她的父母就開始焦慮起來,開始不斷地逼女孩努力學習。

除了學校佈置的作業,父母額外給女孩佈置了很多作業,女孩每天都要學習到凌晨兩三點。

在長期的重壓之下,女孩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及憂鬱症,被迫休學在家。

但即便如此,女孩的父母依然怕她耽誤學校的課程,一個勁地逼她繼續去上學。

女孩被逼得無處可躲,在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爬上教室窗台試圖自殺,幸好被其他的家長救下來了,避免了一場更大的悲劇。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那一個。

但現實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那個最頂尖的人。

孩子的能力有上限,承受力也有上限。

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一味地逼孩子努力,逼孩子優秀,無異於親自給孩子帶上了最沉重的枷鎖,讓孩子去完成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毀孩子於無形。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會走上彎路,總是急切地想要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