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方法,走出痛苦的循環

3個方法,走出痛苦的循環
value101 2024-04-23 檢舉

面對已經發生又無法改變的痛苦,究竟該怎麼辦?

 

01

告別反芻思維的陷阱

作家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小庶務官之死》記敘了一個平平凡凡的小庶務官的離奇死亡經歷。

一天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小庶務官正在劇院看戲。這時,一個不小心,他衝著一位將軍的後背打了個噴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將軍,他三番五次向將軍道歉。

將軍事務繁忙,早已將此事忘到了九霄雲外。

而小廬務官仍在愧疚中苦苦糾纏,最後惹惱了將軍,在遭到了將軍的呵斥後他竟然一命嗚呼了。

 

「反芻」是一些動物的特殊生物習慣。

像水牛、駱駝、鹿等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嚥進入胃部。

只有經過胃部浸泡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才能正常消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芻」似乎不是件壞事,但「反芻思維」對我們便不太友善了。

當人們沉浸於悲傷和憂愁中,頭腦中縈繞的痛苦念頭揮之不去時,這種現像在心理學中被定義為「反芻思維」。

反芻思考是一種對負性情緒本身及其可能原因和後果的反覆思考。

但許多時候,令我們苦惱的事、難以解開的心結,正是因為我們過於在意,反覆思考,從而徒增了我們自身的痛苦與焦慮。

反覆去想一件令人窘迫、無法改變甚至痛苦無助的事,就是反芻痛苦。

 

許多我們感受到的莫大的痛苦,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變淡甚至消散。

也許事發的當晚會感到無比惆悵,徹夜難眠,但是第二天的太陽仍會照樣升起,你仍然擁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早晨,擁有彌補未來的空間。

第三天,也許你調整好了情緒,仍盡心地找好補救的辦法;過了半個月,你感到漸漸脫離了這份痛苦,便發誓不再想它。

再過了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等到「千帆過盡」之時,你會發現「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遭遇的那份痛苦是如此地微不足惜。

 

02

痛苦與幸福的選擇:反芻還是回味?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有時面對同一件事,同樣的結果,因為「反芻」可能會因痛苦而悶悶不樂,而回味幸福則能收穫自得。

兩個人到郊外採花,回來後準備將花裝進花瓶,在裝的過程中,他們都被花上的刺刮傷了手。

一人越想越生氣,進入了「如果當初不去採花就好了」的模式,大腦開啟了「反芻」按鈕,整個人都陷入了循環播放的死結,無法再繼續欣賞自己摘到的鮮花,反而將花丟進了垃圾桶。

而另一個人則迅速包紮好傷口,笑著說這次摘的花真是新鮮,明明是“刺中有花”,他帶上手套繼續將花插入瓶中。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