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最厲害的父母,都懂得順著人性養孩子

我見過最厲害的父母,都懂得順著人性養孩子
value101 2024-04-27 檢舉

一位資深家庭指導師分享了這樣的故事。

 

一位爸爸無意間發現兒子的褲袋裡裝滿疊好的紙片,他隨手打開幾個,發現是女生們寫給兒子的「小情書」。

 

看著這些小紙條,他感到又好笑又吃驚:兒子才讀五年級,竟然有這些小秘密。

 

他原封不動地放回去。

 

之後,他趁著很放鬆的時間,跟兒子閒聊,說他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一個女孩,但直到考上很好的大學,才開始戀愛並走進婚姻。

 

關於兒子口袋裡的紙片,爸爸沒提一個字。

 

之後,小紙條再也沒有出現。

 

這位爸爸巧用“自己人效應”: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歷,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在輕描淡寫中,給孩子很好的引導。

 

正如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所說:“當你教育孩子時如果感到痛苦,那一定是用錯了方法。”

 

好的教育,從不是硬碰硬,而是以人性的方式去發展孩子的人性。

 

當我們在親子教育中有困頓時,不妨嘗試使用順應人性的心理效應,四兩撥千斤,輕巧地讓良好教育效果與和睦親子關係的並存。

 

 

美國芝加哥有一家電力公司—霍桑工廠,生產狀況不理想。

 

起先,研究人員不斷改善工作環境、休息時間、薪資、照明等因素,然而員工的工作效率始終沒有提升。

 

之後,心​​理學專家進行“談話實驗”,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他們專門找員工談話,耐心傾聽員工們的各種意見和不滿。

 

結果,工廠的產量大幅提升。

 

這種奇特的現像被稱為「霍桑效應」:當人們感受到被關注,或情緒得到合理宣洩,他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霍桑效應同樣適用於家庭教育。

 

在學習、生活中,孩子難免會遇到困擾或不如意,若這些煩惱堆積在心裡,就會暗中消耗孩子的能量。

 

智慧的家長,會細心審視孩子的需要,創造機會與孩子談心,引導孩子傾訴自己的煩悶或期望。

 

如此,孩子的心理空間與負擔被“釋放”,他們才能輕裝上陣,大展手腳。

 

曾看到這樣的故事。

 

一小孩放學回家後就發脾氣:“我恨老師!我再也不上學了!”

 

媽媽沒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他。

 

孩子跑過來抱著她哭起來:“我只犯了一個小錯誤,老師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我。”

 

隨後,他嘮叨了一會兒,把最近在學校不開心的經歷都倒了出來,媽媽耐心地聽著,偶爾輕拍他的背。

 

講完後,孩子平靜了,說:“我去寫作業了。”

 

第二天,他照常上學去了。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寫道:“孩子的情緒就像是流動的水,源頭就是他的內心。”

 

當父母聆聽孩子的心聲,接住孩子宣洩的情緒時,孩子便能感受到愛、尊重、自身的價值。

 

對自我價值充滿信心的孩子,自會奮勇向前。

 

 

一包瓜子,一旦我們嗑起第一粒,就會不自覺地一粒接著一粒,停不下來。

 

即便中間打個岔,回到原位時,我們還是會繼續嗑瓜子,直達吃光為止。

 

這便是「瓜子效應」──每付出一點「磕」的努力,就很快得到「瓜子仁」的回饋,任務簡單、即時回饋讓人感覺愉悅。

 

回想生活中,孩子的學習卻與此背道而馳:

 

因畏難心理,孩子便會抗拒開始;開始後,又因沒體驗到及時的成就感,孩子便容易放棄。

 

若將「瓜子效應」嵌入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孩子的學習動機將會大大提升。

 

首先,將學習任務分解,例如每天的複習,可分成簡單的​​步驟,記錄成任務清單。

 

其次,孩子每完成一項,就讓孩子打個勾,將進度視覺化,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情感回饋,例如鼓勵的讚美、擁抱等。

 

最後,當孩子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看著滿滿打勾,就能收穫成就感。

 

同時,父母也可以給孩子當天的學習情況給予整體回饋:今天的練字更專注了,效果也有進步等等。

 

在每天的及時增強中,孩子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律也漸漸成形。

 

每天看得見的進步,不管多微小,都能給孩子正面的生長力。

 

點滴累積下,孩子成長喜人。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