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成事的人,靠的不是能力,不是人脈,而是...

真正能成事的人,靠的不是能力,不是人脈,而是...
value101 2024-07-05 檢舉

你發現了嗎?生活中大部分人總是這樣:

 

照父母做的去做,按老師教的去走,跟隨本性娛樂,去逛街、刷視頻…

 

偶爾間歇性振作,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卻又在「想變好」和「想偷懶」之間拉鋸。

 

知道讀書很好,但是沒讀幾天,就讀不下去;知道跑步很好,但是買完裝備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太多太多人,習慣了這種被動的狀態:被動學習、被動工作、被動生存…

 

《認知驅動》的作者周嶺卻說:成事,是最高級的成長。

 

他認為:「主動做成一件事」可以列為人生的一項目標去執行。

 

因為只有做成一件事,你才有可能做成第二件、第三件事……否則人生只能在「做」與「放棄」之間徘徊。

 

人生是由一件件完成的事堆積而成,人生信念也是在事情完成後的成就感中凝結而生。

 

 

主動思考,是「成事」的起點

 

想要做成一件事,首先應該想清楚「我想做什麼」。

 

週嶺認為,「做一件事」的定義是,這個事應當是在沒有外力的要求下,自發地做一件事,並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這是一項自發的長遠目標。

 

但,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思考“我要做什麼”,因為思考很累。

 

人會本能地避開「思考」這件痛苦的事,而是選擇隨波逐流做選擇。

 

就像《認知驅動》說的:“人們喜歡上來就一頭扎進具體事情的細節裡,喜歡在飽和的行動中感動自己,但對事情本身的思考卻避之不及。”

 

「想」與「做」的時間配比嚴重失調,大多數人對此毫不在意。

 

想要主動做成一件事,就要先改變這種「想少做多」的認知模式,主動去思考自己想做的是什麼。

 

週嶺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寫了100多篇深度文章,並且出版兩本書。

 

期間也養成了「早起、冥想、閱讀、寫作、跑步」的習慣。

 

但曾經的他其實是個懶散、懈怠的人,是36歲的覺醒改變了他,讓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是:覺醒自己,喚醒他人。

 

而也正是這個目標,帶領他自發性地走出舒適區,去嘗試新的挑戰。

 

主動去思考“自己想做什麼”,這是“做成一件事”的起點。

 

 

身份建設,是「成事」的內在力量

 

身份建構的背後是“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關乎人生定位的信念問題。

 

詹姆斯·克利爾在《掌控習慣》一書中寫道:

 

“人的行為改變可分為身份、過程、結果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努力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盯著「結果」的人,會給自己設定完成任務,最後為了做而做,不了了之;

 

盯著「過程」的人會思考自己行為的意義,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去堅持;

 

盯著「身分」的人,主動思考自己在這件事背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閱讀為例,盯著「身分」層面的人,會思考透過閱讀,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最終,他得出自我暗示:我就是要成為以書為伴,追求新知、樂於探索的人。

 

而事實上,只有極少數人會看到「身份」這個層面。

 

《認知驅動》說:

 

“那些能明確自己身份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們肯花時間進行心理建設,能從上而下或從里而外地改變自己。”

 

週嶺的朋友,作者“剽悍一隻貓”,經常對自己說:“我是個乾大事的人。”

 

不僅如此,剛畢業的時候,為了提醒自己做事大度,「貓」就在房間掛上「氣度」這兩個字;


在焦慮的時候,為了提醒自己專注當下,他又掛了「今天」這兩個字在牆上;

 

在還沒有富裕的時候,為了先讓自己像個富人,他的辦公室掛著一副字:「我們很貴」。

 

他說,這是用富人的心態、富人的思維在武裝自己。其實,這就是“身份建設”,從潛意識上去改造自己。

 

拿破崙說:“所謂信念,就是根據自我暗示,在潛在意識中被宣布或反覆指點所產生的一種精神狀態。”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