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當我們把房子車子給了孩子後,還該給他們什麼?
母親和兒子一家住了10年,家裡的活她全包了,日常開銷也掏她的腰包。
孫子都上小學了,算是該放手了。
這位退休母親分得很清,知道自己和兒子一家人該保持什麼界線。
有一天,,她收拾行李,說走就走,搬出去獨自過自己的生活。
媳婦,在她離開的那一刻,連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多諷刺啊!
結婚時,母親一次付小兩口買了車。但到頭來,這份情,換來的就是這麼個結果。誰又能說得清,到底值不值呢?
01
家務矛盾,婆婆「幫忙」其實添亂。
家務這事兒,沒幾個家庭能不鬧矛盾。
媳婦想的是夫妻倆一起分擔,但婆婆一在家,立刻搶著乾本該兒子做的活,還覺得這是幫了媳婦的忙,忙活完了還要賣個人情,搞得媳婦想培養丈夫的計劃徹底泡湯。
媳婦想塑造的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而不是讓婆婆養大的「媽寶」。
婆婆對兒子的言行習慣得很,覺得沒啥不好,全都可以包容;可在媳婦眼裡,那些都是讓人頭痛的「毛病」。
日常生活中,媳婦需要透過嘮叨釋放情緒,可說太多了,難免把矛頭指向婆婆,這樣隔膜也就產生了。
女人總希望自己的老公按照想的樣子發展,朝著更好的方向提升,但婆婆呢,像一道牆,死死地攔在前面。
婆婆在,媳婦的手腳就施展不開,那些磨合和改變都成了空談。
婆婆一句“我幫你們做家事”,其實幫了倒忙,還不如不幫。
02
婆婆獨自生活,讓家庭空間自由。
婆婆獨自去過日子,未必不是好事。
自由空間留給了兒子和媳婦,小兩口的日子才能有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