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身體自律更重要的,是精神自律
在這個人人內耗的時代,人很容易把事情往壞處想。
真正精神自律的人,從不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內耗。
遇上問題就解決問題,碰到爛人爛事就躲遠一點。
摒棄無用的想法,放下無意義的念頭,你才能享受到精神自律的快樂,抵達進階的人生。
03
不停止成長
《認知突圍》裡有一個「成長-機會」曲線,表示人每一次成長,都要經歷漫長的累積期。
換句話說,就是當你的成長累積到了某種程度,你才能斬獲新的人生機會。
撰稿人@預顏 在一次讀書分享會中,認識了一個朋友。
對方家境貧寒,中學還沒畢業,就早早進廠打工,一干就是十年。
這段期間,雖然她的薪水從一個月800塊漲到了2400塊,但她的工作依舊是棉織廠工人。
見身邊朋友一個個都有了新際遇,她不禁感到焦慮,整個人也變得憔悴不堪。
為了改變現狀,她開始每日聽書讀書,記下厚厚的筆記。
不敢開口,她就對著鏡子一遍遍地練習,直到自己成為了讀書社群的領讀者。
她也考取了國家認證培訓講師,被學校企業邀請為培訓師,從月薪2400元跨越至日薪4位數。
回首往事,她感慨道:“一個人想要改變現狀,那就別停下成長的腳步。”
不知何時開始,我們逐漸喪失了成長的能力。
有沒有註意到,你多久沒有讀完一本書、學一門新技能了。
每天回家只想癱在床上刷手機,放縱自己享樂的本性,卻不知你正在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所謂的成長,就是在與本能對抗的過程。
克服人性的弱點,強迫自己做有門檻的事情,你才能享受更高級的人生。
04
不盲目比較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畢業多年,不少同學早已混成了管理階層,而你還在基層混著,心裡難免失衡;
同期入職,工作都差不多,老闆卻更器重另一個同事,你肯定會計較一番。
一個人越喜歡跟人比較,就越容易被思考的牢籠桎梏。
只有戒掉較量的心思,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才能贏得命運的青睞。
看過華裔數學家王章程的故事,不禁對其十分佩服。
他22歲時,就從著名的加州大學畢業。
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進了大企業,拿著幾十萬美金的薪水。
只有他一畢業,就鑽進了加州一個不起眼的研究所工作。
十年來,同學們早已成家立業,車房俱全,而他依舊過著拮据的生活。
看著同學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他從未羨慕,也沒有比較過,而是一門心思搞科學研究。
終於在35歲那年,他攻克了世界上兩項頂尖的數學難題,一舉成名。
聽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活在對別人的仰視裡;我們也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無論到了什麼年紀,我們好像都活在比較中。
小時候比成績,長大後比工作,老了就比誰的孩子更孝順。
但能做到精神自律的人,總能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們從不會陷入攀比怪圈,就算看見別人的光鮮亮麗,也不會拿自己的狼狽去比較。
從現在開始,穩住心神,不動聲色地強大自己,屬於你的自會悄悄到來。
▽
作家馬丁說:
「真正的自律,不是往外,而是往裡。
是在精神上提出要求,再將這種要求,潛移默化成做人做事的準則。 」
成年人的自律,從不是簡簡單單的變美變瘦。
而是能戰勝自己的本能,向內尋求突破。
當你明白了這一點,做到不斷進化自己,想要的自然都會水到渠成。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