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跟你親不親,其實早有預兆
孩子會覺得父母根本兜不住自己的情緒,不能跟他們說太多,以後遇到事情都選擇自己扛。
結果親情就這樣慢慢疏遠。
有這樣一個觀點:
“過度共感孩子的情緒,有時會阻礙他們學會獨立和自我調節。”
對孩子的情緒過度共感,過度解讀,甚至直接幫孩子處理問題,孩子就無法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健康的共情,不代表要承擔孩子的負面情緒,而是要理解孩子的感受,願意陪他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該如何健康共情? 《有效溝通,你說了算》一書給兩個有效建議:
第一,結合孩子的感受引導孩子獨立思考,不要原則認同孩子。
當孩子覺得一件事物很「討厭」的時候,父母就不能只回應說「沒錯,就是很討厭」。
可以說:“你感覺這件事很討厭,能說說原因嗎?”“你覺得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有效引導孩子進行辯證思考,看到事物的全貌。
第二,充分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敷衍地說「我懂你」。
當孩子出現了情緒波動時,父母不能反應過度,也不能只是格式化地回應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
父母要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真正理解並接納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
父母建立好共情的邊界,讀懂孩子的真實想法,當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才更願意與父母親近。
來源:視覺中國
父母過度付出,孩子只想逃離
全國家長模範曲寶琴講過一個發生在她身邊的真實故事:
她有個親戚,愛兒子愛到極致,夫妻倆省吃儉用,把積蓄全給了兒子,但兒子卻連家都不願意回。
兒子上大學,他們把單位發的生活用品,包括鑰匙圈都攢著,統統留給兒子,兒子即使用不完也必須收下。
但他們自己極度節儉,毛巾都用破了也捨不得扔,要改成擦腳布、擦地佈;捨不得用洗髮水,只用便宜的肥皂洗頭髮。
兒子放假回家,老兩口精心準備滿桌的飯菜,全給兒子吃,他們自己只吃前一天的剩菜。
他們這樣的“寵愛”,給兒子帶來巨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使兒子沒有勇氣面對父母,不敢回家,總覺得自己表現不夠,辜負了父母。
“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如果父母過度犧牲自己,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超負荷的罪惡感。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但更要愛自己,給孩子和自己一點空間。
《媽媽的「戰爭」》一書中,說媽媽是她心中永遠的女神。
研碩的媽媽是教師,在研碩小時候,媽媽愛上了國畫,不是為了培養研碩的興趣,而是單純自己喜歡、想學。
後來媽媽又為了工作開始學英語,剛好又跟研碩的學習同步,結果學得比孩子都快都好。
寒暑假媽媽從來不在家待著,就算把研碩丟在外婆家,媽媽也要出去看世界,增長見聞。
媽媽在她年少時給予陪伴,在她成年時懂得放手,支持她的每一個決定,並熱情參與其中。
哪個孩子不希望有這樣的父母?
關注孩子的同時,也懂得關照自己。
這樣的互動和相處,孩子沒有壓力,自然樂意跟父母親近,願意敞開自己的心與父母交流。
來源:視覺中國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父母只是給了孩子身體,他們不應該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只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人。
只有父母劃定清晰的“楚河漢界”,守住邊界感,孩子才能在父母智慧的管教中,與父母保持良好的關係,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
獨立親密,是子女與父母間最好的狀態。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恰當的愛中,朝著屬於自己的方向自由生長、勇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