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這3種話千萬不要說出口

夫妻吵架,這3種話千萬不要說出口
value101 2024-12-13 檢舉

愧疚感一旦產生,就會不自覺想用各種辦法來彌補,而這種不平等的付出和接受是關係失衡的開始。

就像開頭提到的綜藝裡,某女嘉賓表示,自己年輕時被很多條件優秀的人追,如果當時選擇其他人,她早就是富太太且財務自由。

但她選擇嫁給那時的“窮小子”,標榜自己的偉大和犧牲。

說話間,好像自己才是“受害者”,但實際上卻是以此“情感勒索”使伴侶內疚,從而索取更高回報。

而陷入「我不夠好」思維模式的伴侶,就會不斷自我否定,被「虧欠感」控制的愛讓人失去自我,變得卑微無奈。

有人說,愧疚感可以讓對方更愛自己。

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短期內這可能會促使對方做出一些行為,但並不會讓對方更愛你,因為那是情緒壓力而非愛。

知乎上有人問:“犧牲自己是婚姻裡唯一的籌碼嗎?”

一個高讚回答:“犧牲自我只會加重關係不對等;相互尊重,自我增值,保持獨立和底線,才是自己的籌碼。”

健康的親密關係並不是「彼此依附」或一方過度付出,而是在各自強大的基礎上分享愛和尊重。

真正自由的愛,應該是絕不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

要明白,想要維持一段長久婚姻的新鮮感,持續的吸引力必不可少,而自我成長和賦能才是讓關係更有活力的關鍵。

 

來源:視覺中國

 

“你跟你父母一樣,真讓人受不了”

——詆毀長輩

上週和鄰居曉琳夫妻野炊,不知怎麼她竟當面吐槽婆婆偏心,沒想到後來還越說越來氣。

不只抱怨婆婆人前一套背後一套,還嘲諷老公和婆婆一樣,表裡不一,讓人氣憤。

曉琳老公尷尬解釋,兩人爭論不休,家長裡短各有難處,不歡而散。

自古我們的文化中,家庭觀念都佔據著核心地位。

即使伴侶與父母關係並不親密,但聽到對方詆毀至親,依然會感到刺痛或不被尊重。

伴侶對自己父母的指責,就如同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價值觀被否定,持續負面評價會削弱關係中的信任感,增加相處中的摩擦。

有人說:“世間哪有豆腐心,惡語一出即狠心;語言暴力積日久,傷人比刀更無痕。”

看過一則新聞,一對夫妻合開麻辣燙小店,某天因生活瑣事發生口角。

女方一氣之下砸店離開,男方氣不過就在網路上發洩情緒,竟多次辱罵自己的岳父岳母。

不久後,女方父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男方辱罵他們,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要求男方公開向他們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

後來,法院判處男方依法承擔相應責任,夫妻最後以離婚收場。

其實對一方長輩有意見是婚姻中常見的問題,但處理得當不僅能緩解矛盾,還能加強夫妻關係的穩定性。

例如,先確定“夫妻同盟”,明確夫妻關係是婚姻的核心,避免站隊或互相指責。

其次,不要在伴侶面前直接批評或貶低對方父母,理解生活差異或世代觀念的差異。

有時坦誠地承認彼此的感受,例如“我有時不太習慣他們的做法,但我理解那是他們的關心方式”,也是小輩對長輩應有的尊重。

最後,協商建立健康的邊界,溫和地拒絕干涉,專注於夫妻感情。

當你們感情穩固時,外在的壓力也奈何不了你。

 

來源:視覺中國

 

真正的婚姻,不是生活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了還能活一輩子。

包容那些不完美的小缺點,理解彼此的難處,遷就兩個家庭的差異,即使跌跌撞撞,心中有愛,見好就收,才能長長久久。

曾在《讀者》上讀到一段描寫愛情的文字: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愛情真正目的是讓你踏上尋找自己的旅程,透過碰撞,不斷塑造自己,與他人建立連接,然後打開你的世界,打開你對生活的想像,體驗有趣的人生。

婚姻始於愛情,過程更注重責任和義務,爭吵難免,但頭一個退出「戰場」的,絕不是逃兵。

那是人生路上理智的強者,是堅實的堡壘,更是對方跌倒後托舉的力量和曙光。

在這遙馬急的人間,願你我都能擁有相伴相知,可攜手享萬家燈火的美滿婚姻。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