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聽話的孩子,自帶3大優勢,父母別不信
反觀那些老師和父母眼裡調皮、搗蛋的孩子,更有精氣神,小小的腦瓜裡,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轉個不停。
教育專家黑幼龍家裡的老二,從小就是個「反骨仔」。
成天打架、惡作劇,還常被鄰居投訴。
有一次父母啟動家裡的除草機,發現怎麼拉都拉不動,打開油箱一看,沒有油,而是一些白白的液體。
老二大言不慚地回應:“那是牛奶,我想知道牛奶可不可以當汽油用…”
更誇張的是,一次他和媽媽去大賣場買東西,因為看過其他同學順手牽羊拿完東西不給錢,都沒被發現,也拿了一副手套。
被當場抓到後,他承認自己是一時好奇,想試驗一下。
還好父母始終堅信他本性不壞,每次他闖了禍,都耐心引導,讓他意識到犯錯的後果,這才阻止事態惡化。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因為遇事勇於嘗試,又有父母的正確引導,最後成為知名醫學院的副教授,成績斐然。
所以,當孩子有不符合大人預期的行為舉止,不要單純地把他當成麻煩製造者,而是要看背後隱藏的動機。
這類孩子養育起來可能比較費心,但只要正確引導,讓他感受到愛和尊重,積極挖掘他的優勢潛能,他就能給你驚喜。
來源:視覺中國
敢挑戰權威,內心強大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傍晚,父親和兒子散步回家,兒子看到西瓜後一定要買一個回去。
因為離家有段距離,父親嫌把西瓜抱回去太累,直接拒絕了。
這一下卻讓兒子更來勁了,偏要買,還一臉不高興地說:
“我要買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
他聽完後,覺得兒子說得有道理,也就同意了。
假如這位父親一味堅持自己,跟兒子硬碰硬,想必最後免不了一番爭吵。
現實中,大部分父母接受不了孩子有反骨、嘴硬,很大原因是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
原本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結果眼前的小子竟敢說“不”,分明就是不把父母放在眼裡。
但換個角度想想,父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逆來順受、對任何人都言聽計從,還是擁有堅持己見、不怕被打壓的強大內心?
我想,更多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屬於後者。
雖然孩子叛逆、不聽話有時確實會讓父母無比頭疼,但恰恰是他那種反抗精神,在傳遞他無與倫比的生命力。
你看,當他不服時,他不是一味內耗,暗示自己「算了」「聽話」「就這樣」。
而是敢於表達和宣洩,不讓不愉快的事情長時間積壓在心裡,慢慢練就心理韌性。
等日後離開家,到更複雜殘酷的社會環境中,他遇到不公,會選擇發聲,絕不輕易委屈自己。
一個從小就敢挑戰權威的孩子,更善於思考,就算處於弱勢,也會為自己辯護,努力為自己爭取利益。
來源:視覺中國
一位教育專家說:
“孩子只有經歷過叛逆期,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而自主的個體。”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既能成長,又能成年。
那麼從今天起,不要談「叛逆」色變,接納孩子這個獨特的人生階段。
不管孩子是否聽話,都需要父母戴上“優勢眼鏡”,好好關注和守護他們。
父母的愛與理解,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養分。
真正看見孩子,幫助他實現蛻變,成長為一個很棒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