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同學聚會,飯桌上幾乎沒有女性了”

“38歲的同學聚會,飯桌上幾乎沒有女性了”
value101 2024-12-24 檢舉

未婚的朋友預設你聊天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公婆、孩子,覺得彼此已經沒有共同話題,慢慢不再發出邀約。

於是慢慢地,我越來越不願意出門,幾乎把所有重要不重要的關係都砍了,人際交往的半徑,只固定在小家了。

很紮心,但也很現實。

很多時候,我們討論為什麼中年女性集體消失在社交場?

但其實何嘗不是外界的不理解,不認可,以及諸多刻板印象的標籤,讓她們變得異常敏感,甚至陷入自卑的情緒中。

直到最後,主動放棄這部分的自我需求,壓縮自我的社交空間。

有些人的老公的社交圈,就是自己的社交圈,老公朋友的妻子就成了自己的新朋友。

有些人的朋友圈是隨著孩子的社交需求展開的,以前和閨密的約會時間,變成了邀約孩子班上的同學家長。

還有些人的孩子就是自己最好的搭子,一起旅遊,一起吃飯,一起拍照。

和老朋友的聯繫越來越少,微信裡除了老公孩子家長群的消息,不再有其他人的問候。

 

來源:視覺中國

 

把自己安頓好

才是中年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沒有社交,沒有朋友,那人生下半場會不會很悲哀?

那倒未必。

友情的背離與消逝,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發生,只不過中年是最明顯的分水嶺。

但即便是有一萬種客觀理由,有一個主觀原因不可否認,就是:

中年之後的友誼,其實更代表了一種自我選擇。

就像網友@春曉,年輕時,她只要一閒下來就發慌,迫不及待想呼朋引伴。

但最近這兩年,她越來越不喜歡和朋友過多聯繫,聚會中各種攀比、家長里短、搬弄是非,只讓她覺得內耗。

所以現在,她幾乎不社交,沒事就在家裡宅。

年紀大了,你會發現,其實壓根不需要那麼多朋友,你也沒時間去維繫那麼多關係。

你最缺的,其實是一個人獨處的時間。一個人在家不化妝、不打扮、獨自喝茶,看電影。

不擰巴也不需要表演,平平淡淡,整個人舒適自在,這種狀態其實是一種享受。

至於友情,只要身邊留下的都是最值得珍惜的人,那就夠了。

 

來源:視覺中國

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馬》中寫道:

「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了負擔和承擔。我不多說無謂的閒言,這使我覺得清暢。”

年輕的時候,我們追求熱鬧生活,不斷拓寬朋友圈。

甚至可以在利益驅動的前提下,刻意迎合別人。

但當你年紀越大,你會發現,

我們已經不依賴社交尋求外界的注意與肯定,也不需要用朋友多寡來證明自我的價值。

與其參與太多無意義的社交,刻意維持假性親密友誼,不如主動從世俗的喧囂中抽身出來。

或回歸家庭,或投身自我。

一個人,一屋好書,一杯淺茶,自由自在,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而這也算是,人到中年才能存下的底氣與成熟。

 

後來,朋友又問我:那你從來沒感覺到孤獨嗎?

我說,好像真的沒有過。

一個人沒有電話、沒有聚會、沒有社交,開始或許會讓人感到不安。

但正是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才會開始更了解自己,對生活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與追求。

我們不再害怕失去,而是擁有更多的自由和選擇,豐富自己,陪伴家人。

我們不必擔心他人的眼光和評價,而是專注於內心成長,找到了生命的真正價值。

所以,如果你現在也沒什麼朋友,感覺被世界拋棄了,不必傷感,也無需哀嘆。

真正清醒的人都明白,人生真正的幸福,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走。

給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空間,當你可以完整、獨立地面對自己,才是擁有更美好、更有自信的人生開端。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