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大S離世引人唏噓:身體出現這幾個症狀,要提早重視

經常性疲勞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明明沒做多少事情,卻忍不住犯困乏力,覺得疲憊不已。
就算只是多走了幾步,或是上個樓梯,就會開始氣喘吁籲。
倘若你的身體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因為這可能是身體偵測到的不良訊息,提醒你要小心。
看過這樣一則報道,浙江杭州的小林是平面設計師,平時伏案工作較多。
半年前,她的身體開始「不對勁」:只要打開電腦,沒一會兒就覺得疲憊,眼皮、頸椎都酸痛不已,甚至是連抬頭都費勁。
到醫院體檢後,才發現是罹患了「重症肌無力症」。
無獨有偶,杭州37歲的胡先生一直從事IT行業,平時工作強度很大。
五年前體檢的時候,便查出了血壓偏高。
但因為沒什麼其他的症狀,胡先生也覺得自己還年輕,一定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於是便沒有去複查和定期監測。
直到最近察覺自己全身乏力,才又到醫院檢查,被查出了「尿毒症」。
想起一句話: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於是,總是肆無忌憚地揮霍和透支著健康,不好好地珍惜身體。
可終其一生,身體才是我們最忠誠的伴侶,要與你我終身所依。
重視身體每一個細微的反應,寧錯信,也不隨意放過,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憐憫。
今日多一分警醒,來日才能多一分安寧。
來源:視覺中國
運動力減弱
中國有句老話:“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意思是一個人的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有著直接的關係。
當人體機能開始下降時,運動能力也會相應地減弱。
不少權威研究證明:身體的行動能力,與人的心肺健康密切相關。
《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更是給了具體的數據:
當一個人步行速度、站坐能力、握力能力下降時,死亡風險分別會增加22%、14%和15%。
當握力每減少5公斤,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分別會上升7%和9%。
有句話說得好:
運動是最不會讓人後悔的投資,當你開始愛上運動,健康也會愛上你。
別再沉迷於那些懶惰帶來的短暫快感,讓汗水把那些壞情緒和生活的煩惱一一代謝掉。
堅持運動起來,你會發現,你和同儕之間漸漸拉開了距離,歲月也不再似從前那般匆匆無情。
當你擁有健康的身體,活得步履輕盈,才能抵禦這世間的重重難題,擁抱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來源:視覺中國
人生總是這麼無常,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如果你也感覺到了身體發來的訊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該去醫院及時去醫院,該接種疫苗定期接種疫苗。
同時也請記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知道,自己永遠是最好的良醫,那些所謂的疑難頑疾,大都可以靠自己改善防禦。
不妨試試看下面這3種方法,好好照顧自己。
① 規律作息,睡前戒手機。
科學研究表明,手機發出的藍光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睡眠。
不把手機帶上床,或聽些輕鬆的音樂,或看些愉悅的書籍,給心靈做個養生spa。
培養一個好的睡前習慣,規律作息,便是在為健康一路護航。
②保持運動,愉悅身心。
世界癌症基金會表示,適度的運動,可以預防直腸癌以及乳癌等13種腫瘤疾病,並降低13%的發病風險。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項目,讓運動成為終身的伴侶。
量力而行,讓它成為負面情緒的過濾器,和睡眠品質的助力器。
睡得好、心情好,疾病自然不來找。
③定期體檢,愛惜身體。
如果你還年輕,請一定養成體檢的好習慣,哪裡不舒服了,及時就醫。
就算是「小題大作」也沒關係,只當求個安心。
如果你有慢性病,或年紀比較大,記得要檢測自己的呼吸、心跳和血氧飽和度等關鍵指標。
一旦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世事無常,來日並不方長。
希望我們都能戒掉那些會損害身體的事情,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運動,珍惜自己的身體,把身體當做相伴一生的愛人去疼惜、去在意。
最後,願逝者安息。
願另一個世界的大S能過得舒心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