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越長大,跟父母的距離越疏遠,說明了這些問題

父母跟子女的距離,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愈發疏遠。
身為父母,原以為自己越老,子女越會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殊不知,這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陪伴,是這個世界上最「奢侈、珍貴」的事兒。永遠都是一隻手掌拍不響的。
或者可以這樣說,每一代的人類都是如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跟自己的親生父母越來越疏遠。
如果螢幕前的你,已然為人父母,那你不妨捫心自問,自己當子女的時候,是否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是每一代人類的共通點。子女越長大,跟父母的距離越疏遠,說明了這些問題。
一、兩代之間的代溝,變得愈發嚴重。
父母屬於傳統世代,子女屬於嶄新一代。新舊之間,必然會發生衝突。
40後和50後,生育了60後和70後。對於60後和70後選擇“下海經商”,40後和50後是不理解的,他們依舊認為,在農村耕田比較好。
60後和70後,生育了80、90後,甚至00後。對於80後、90後和00後的內卷、單身、原子化,60後和70後是不理解的,他們依舊認為,還是有家庭比較好。
可見,40後和50後,跟60後和70後存在代溝。 60後和70後,跟80後、90後以及00後,存在代溝。每代人,都有代溝。
所成長的時代、環境、情況不一樣,那每一代的選擇,也就截然不同。
就跟買房子一樣,60後和70後認為,只要努力,就買得起房子。因為60後和70後,在新千年的時候,吃了房產的紅利。
而80後、90後和00後,就只能高位接盤。因為在他們長大的時候,房產紅利已經消失不見了。
二、生活方式不同,始終是要疏遠的。
既然存在代溝,那他們的生活方式,也肯定是不一樣的。
傳統的中老年人,都偏向「苦行僧」的生活方式。就算有吃有穿,也依舊簡樸。
現代的年輕人,都偏向「精緻」的生活方式。無論如何,也不能苦了自己。
前者不認同後者,後者不認同前者,要是他們住在一起,豈不是會天天吵架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家庭環境中,生活方式不一樣的兩代人,只會相看兩相厭。不是你討厭我,就是我嫌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