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跳一個月,跳到最後張不開⋯不是「跳災」是眼瞼痙攣!

甲狀腺眼疾造成的金魚眼
大家最熟知的甲狀腺亢進症狀,就是「金魚眼」,這種甲狀腺造成的眼睛問題又稱為「葛列夫氏眼病變(Graves’ orbitopathy)」;但這些患者可能認為自己只要治療甲亢的問題,就能讓眼睛再恢復,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矯形重建科主任蔡傑智說,其實最讓人困擾的是,並非每個人都能恢復到跟沒發病前完全一樣的外觀。
甲狀腺亢進可能是因為自體免疫失調,讓免疫細胞反而來攻擊甲狀腺,而造成內分泌失調的甲亢症狀,如果免疫細胞也攻擊到眼部周圍組織,包括眼睛周圍的肌肉、脂肪細胞、眼皮,就可能讓這些地方發炎、增生,造成眼睛往外凸的情況。
蔡傑智說,臨床上看到的甲狀腺合併眼凸的患者,雖然嚴重、會傷害視力的比例大約只有3~5%,但外觀上能恢復到以往不凸眼睛的人可能不到5成,如果觀察了一陣子還沒有恢復,可以考慮接受治療或是手術矯正。
如果有了凸眼睛該怎麼辦
蔡傑智說,如果眼睛還在急性發炎期,有紅腫熱痛的情況,還是先治療發炎反應,可能會使用口服、注射的類固醇,有些人情況比較嚴重,也可以考慮用到低劑量的放射線照射治療。「進到慢性期,以最嚴重的視力問題優先處理,如果只有外觀的問題,就先觀察會不會自行恢復。」
而即使治療甲亢後,不一定會讓眼睛好起來,但把甲亢的問題治療好還是「必須先做」的第一步,蔡智傑說,抽菸會讓甲亢造成的眼疾更難治療,所以要一邊治療甲亢、一邊戒菸,等3~6個月之後再看眼睛是哪一種狀況、選擇對應的治療方式。
眼皮手術
眼皮手術就是針對只有外觀考量的患者,因為沒有實質傷害到視力,眼睛看起來凸是因為眼皮往上縮,所以只要讓眼皮可以往下蓋、看起來自然就不會那麼凸。臨床上大多數甲狀腺亢進引起眼病變的患者都屬於這類患者,蔡智傑說,這種手術相對減壓手術來說,比較不那麼侵襲性,恢復期大概跟割雙眼皮差不多,2~3星期就能明顯改善凸眼的外觀。
減壓手術
需要接受眼窩減壓手術的患者,主要是患者眼窩內的肌肉,或是脂肪結諦組織不正常的增生、導致凸眼,而因為閉眼不完全,會使眼角膜乾到破皮、增生組織也可能壓迫到眼球後的視神經;以上兩者情形都可能會傷害視力,在服用藥物治療無效之後就要考慮眼窩減壓手術。
如果患者是以脂肪增生為主,可考慮除去眼窩脂肪減壓,如果是以肌肉肥厚為主,要把眼周圍骨頭敲開,讓擁擠的組織可以往外紓解緊繃的壓力,改善凸眼或神經壓迫的症狀。蔡智傑說,這種患者約占甲狀腺亢進 3~5%的患者,若造成視力損傷持續太久,讓視神經萎縮,或角膜發炎結疤,視力可能就沒辦法恢復了。
肌肉手術
有的患者因甲亢影響肌肉肥大左右或上下不平均,造成兩眼無法同步對焦,形成「複視」,也就是把一個東西看成兩個,或是會看到雙重疊影。這個要做肌肉手術,把太緊的肌肉放鬆,讓複視的情況降到最小。
雖然甲狀腺亢進可能會引起眼病變,但蔡智傑說,若能把握剛發病的黃金時期,及早找專門的眼科醫師就診治療,大多能避免嚴重的視力損傷,也可以恢復美麗的外觀,所以發現問題要及早治療。
凱蒂佩芮演唱會中突單眼閉上張不開!「單側眼睛難張開」建議快就醫
女星凱蒂佩芮(Katy Perry)以古怪聞名,她的風格多變、形象甜美,更被許多媒體認為是性感的象徵。不過近日她於美國拉斯維加斯開演唱會時,演出時右眼突然閉上,儘管她用手拉了拉眼部旁邊的肌肉才讓眼睛張開,但沒過多久眼睛又突然閉上。
該畫面也被現場粉絲錄下,根據香港媒體《A Day Magazine》表示,不少網友認為這是演唱會環節,也有人認為是假睫毛黏住下眼瞼導致,但大多數人相當擔心凱蒂佩芮的健康狀況。
《Animated times》報導表示,除面癱外,凱蒂佩芮可能是發生了眼瞼痙攣,眼瞼痙攣常讓人眼睛不自覺抽動,當控制眼皮閉合的「眼輪匝肌」不正常收縮時就會發生眼瞼痙攣。
不過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李榮基表示,凱蒂佩芮可能是發生張眼困難症 (apraxia of eyelid opening),他指出,張眼困難症的症狀為眼睛不自主閉上且難以睜開,患者常於眨眼時發現眼睛閉上後就睜不開,且雙眼、單眼都有可能發生,「張眼困難症與眼瞼痙攣不同之處在於,眼瞼痙攣閉眼時力道較大,眼皮會呈現皺起來的樣子。」
目前關於張眼困難症(apraxia of eyelid opening)的原因仍不清楚,不過根據一些研究發現,原因可能為提眼瞼肌及眼輪匝肌機制異常、與腦部狀況異常(例如:基底核、額葉、腦幹)或帕金森氏症等腦部退化性疾病有關。
另外,若服用像是精神科藥物也容易發生張眼困難症,而張眼困難症的治療目前以注射肉毒桿菌為主,李榮基醫師表示,若要正常睜眼需要提眼瞼肌作用及抑制眼輪匝肌2種神經機制同時作用,「透過注射肉毒桿菌可抑制眼輪匝肌閉合的力量,幫助改善張眼困難症狀。」
眼瞼痙攣症也會合併發生張眼困難症
至於什麼是眼瞼痙攣?李榮基醫師補充,其實眼瞼痙攣症也會合併發生張眼困難症,有時候眼瞼痙攣會由單側輕微痙攣變成雙側嚴重痙攣,且伴隨眼睛持續張不開的狀況,「一般眼瞼痙攣為雙側,若為單側發生眼瞼痙攣可能為神經遭到壓迫,建議進一步做詳細檢查。」
他指出,引發眼瞼痙攣的原因仍不清楚,臨床上看到眼瞼痙攣患者時會先確認是否有神經病變問題,透過影響檢查看是否有腫瘤影響,若透過眼科及神經內科檢查都無異樣,通常就為良性眼瞼痙攣,而臨床上也以良性眼瞼痙攣最常見。
不過有些人會發生眼瞼痙攣是由於眼睛長期處於乾澀、發炎狀況導致想要閉眼、眨眼,長期下來就會演變為眼瞼痙攣,通常乾眼症狀改善後,就能緩解痙攣。
李榮基醫師指出,眼瞼痙攣的嚴重程度不一,有些輕微的以眼皮跳動表現、有些人則為眼睛完全閉上並且睜不開,此外,「眼瞼痙攣好發於 40 歲至 60 歲族群,若眼瞼痙攣的頻率越來越高,並出現視覺異常、畏光、面部抽動等影響生活的症狀時,就建議就醫診斷。」
至於眼瞼痙攣的治療,目前以注射肉毒桿菌為主,治療時會將肉毒桿菌注射至眼瞼周圍讓肌肉放鬆,不過由於肉毒桿菌有效期約為 4 到 6 個月,因此需要定期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