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買來的藥妝台灣不合法?蘇柏名藥師詳解10大用藥問題

日本買來的藥妝台灣不合法?蘇柏名藥師詳解10大用藥問題
value101 2025-03-19 檢舉

「日本買的藥,其實有些成分是台灣並沒有核准使用的,這樣如果吃出問題,也沒辦法申請藥害救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師蘇柏名說,現在到日本買藥已經是個流行,但每個國家的藥物使用規範不同,很可能吃了自己不適合的藥物也不知道。

常見的10大用藥問題

1.藥盒的藥物保存方法

 

現在許多老人家會用藥盒來分類藥物,也是提醒自己服藥的一種方式,但分裝藥物可能會有保存期限跟受潮的問題,蘇柏名建議分裝時,連包裝一起剪下來分裝,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2.藥品的保存期限

 

蘇柏名說,基本上,像是眼藥水、藥膏這種藥物,拆開之後,蓋緊蓋子放在陰涼處保存,還可以使用1個月左右;但一般1次3天份的口服藥,只有簡單的「餐包式」包裝,比較容易受潮變質,則建議是1星期內使用完畢,至於醫院開的排狀藥品,則依照上面標注的保存日期來判斷。 「我還看過有人藥膏放在冰箱裡好幾年,真的很可怕。」

 

3.健康食品跟藥一起吃

很多人會在吃藥的時候,同時吃健康食品、保健食品來照顧身體,蘇柏名說,如果是有核准字號的健康食品,基本上沒有問題,但要注意可能吃到「重複功效」的 ;「像是老人家可能買『通血路』的健康食品來吃,但他同時還有吃抗凝血劑,可能會導致不正常出血,或是紅麴跟降血脂藥一起吃,會有橫紋肌溶解的問題,諮詢藥師的時候,也可以把這個帶來問問。」

 

4.中西藥混吃

「配中藥吃的人超多的!總之聽說什麼有效,都可以拿來試一下,而且還會『好康到相報』,到處分享給其他朋友」,蘇柏名說,中藥大部分是複方,每劑藥的成分都不同,像是人參就不能跟心臟藥品一起吃,容易導致過度收縮,但不可能一一去檢查,所以最安全的就是中藥、西藥隔2小時再吃。

 

5.亂配飲料吞服

「我有個在協助的阿嬤,她每天都配藥酒吃藥,如果醫師沒有了解他的生活習慣,可能會覺得為什麼肝功能這麼高,又開了肝功能的藥給她,結果可能只是她都用酒精配藥,但她不覺得那是酒!」蘇柏名說,真心建議配藥最好的就是白開水,吃藥的時候儘量在2小時內都不要吃其他健康食品或是飲料。

 

6.忘了吃藥,或是忘了自己已經吃過藥

蘇柏名說,如果遇到忘了吃藥的情況,他都會用藥物效期的一半來做判斷,「比如這顆藥是8小時吃一次,你在前4小時想起來自己忘記吃,可以補吃,但超過4小時就不用,下一次也不用吃雙份。」 至於忘記自己吃過藥的、反而多吃了一次,他則會建議下一次藥不要吃,看看身體的反應如何。

 

7.愛自己買成藥

談到許多人都喜歡去藥局買成藥,蘇柏名很無奈的笑笑,「我們也不能阻止他,只能柔性勸導說『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去看醫生』,一般人最喜歡去買的就是感冒藥跟咳嗽糖漿,但每個人還是有不同的劑量需求,真的不要常這樣做。」

 

8.使用國外藥品

「日本的藥物規範跟台灣不同,很多NSAID(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藥品成分,台灣都是不核准的,有些原因是不適合小孩吃,但我們也不清楚國外的規範是怎麼樣,如果單買藥品回來自己用,其實是很危險的。 」蘇柏名說,真的建議不要隨便買國外的藥物來用,可能只是自己覺得沒問題。

 

9.藥物過敏

蘇柏名說,的確有可能有藥物過敏的反應,這種情況要趕緊拿吃過的藥物跟醫師說,包含處方籤、成藥、健康食品等,「因為醫師開藥時,都會參照過去的用藥史,若醫師不了解病人過往藥物使用狀況,這些新開立的藥品或是自己額外吃的藥物或保健食品,就有可能是過敏來源,所以一定要帶著曾吃過的藥物藥袋、包裝去跟醫師說,才能找到原因。」

 

10.吃別人的藥

蘇柏名說,他建議只到一家醫院去看診,記錄比較完整統一,才比較不會有重複開藥的問題,但他也發現其實亂吃藥的問題是來自「愛分享藥物」 ,覺得自己吃了有效就分給別人,或是拿別人的藥來吃,這樣造成的交互作用很難分清楚,「真的、真的不要吃別人的藥!」

 

70歲阿嬤自釀「藥酒」配藥吃!藥師破除老人「用藥迷思」

 

圖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師蘇柏名說,藥盒上改用貼紙,可以讓老人家對吃藥時間一目了然。

 

「我一進到阿嬤家,就看到兩大瓶東西放在地上,我問阿嬤這是什麼,她還沾沾自喜的說『這我自己釀的藥酒啊!平常吃藥的時候都配這個!』我一聽差點沒嚇昏。」

 

老人家用藥的迷思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師蘇柏名說,老人家常常因為健忘、視力聽力不好,還有社經地位的限制,對藥物產生一些誤解;「像是那個藥酒,我們專業知識覺得那是『酒』,但老人家覺得那是『藥』,想說2個併在一起吃更有效,這就是我們想都沒想到的誤解。」

但是去「教育」、「宣導」老人家正確的觀念,其實也是一種「傲慢」。蘇柏名說,專業知識很多時候是跟老人家的生活習慣衝突的,「比如他就是愛喝牛奶,但抗生素不能跟牛奶一起吃,可是你要求他不喝牛奶他做不到,所以應該要從老人家的角度去思考。」

 

另外,老人家很喜歡「分享」藥品,「有個阿嬤她很喜歡搜集藥、自己開藥局當藥師 ,鄰居的、兒女給的、親戚的,然後頭暈的時候就隨便拿一顆來吃,但這種藥通常是很多成分的複方,其中一種有效,其他種無效,對肝、腎功能也是一種傷害。」

 

老人家用藥需要注意什麼?

食藥署代理科長楊博文說,老人家因為使用的藥品多、體力精力都下降,所以應該配合一些小工具來幫助自己記得用藥,家人們的關心也可以減少很多藥物的錯誤使用。

 

使用藥盒標記自己要吃的藥物

蘇柏名說,藥袋上的資訊太多,老人家找不到用藥說明、也看不懂那些專業術語,甚至有人不識字,所以使用藥盒是一個很好的簡化方式。「比如我在28天的藥盒上,貼上太陽、月亮的圖,老人家就知道,噢,這是要白天吃、這要晚上吃。」 而且藥盒還可以記錄自己吃過的藥,避免重複用藥。

 

觀察用藥的副作用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