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買來的藥妝台灣不合法?蘇柏名藥師詳解10大用藥問題

日本買來的藥妝台灣不合法?蘇柏名藥師詳解10大用藥問題
value101 2025-03-19 檢舉

觀察用藥的副作用

藥品大多是複方,而老人家一次使用的藥物平均有5種以上,蘇柏名說,老人家因為肌肉痠痛、關節不舒服,有時候會吃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會有嗜睡、昏沈的副作用,這時候就要特別預防跌倒,以免造成老人家死亡的風險 ;而藥物會跟許多食物、保健食品、中藥有交互作用,所以最好在吃藥前諮詢藥師。

 

觀察是否有來路不明的產品

「很多獨居老人家唯一的朋友,就是電台賣藥的主持人,你要他不信任主持人,只有自己跟他也變成朋友。」蘇柏名提到,老人家有分享藥物的問題、有亂買藥的問題,但藥品的成分作用都很複雜,非法的藥物也多半含有類固醇,吃了容易傷肝腎 ,如果沒有衛福部核准字號、又不是合法藥局跟醫院的處方籤,最好不要使用。

 

社區藥局的藥師是用藥的好朋友

現在衛福部已經推動社區藥局的藥事服務好幾年,蘇柏名說,台北市的藥局很多都有,民眾可以走進去詢問是不是有諮詢服務。 另外,針對獨居、失智失能等老人,也提供居家藥事服務,藥師可以到家裡協助老人家的用藥習慣,提升用藥的安全,「很多時候,只有走進他們的家裡,才知道問題在哪。」

 

吃藥有學問!掌握用藥「3 要」正確吃藥不傷身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慢性病盛行率越來越高,許多長輩常常每天服用 4、5 種以上的藥物,根據定義,每天服用 5 種以上的藥物,就是「多重用藥」。在這個多重用藥的比例越來越高的高齡社會,我們更該知道如何正確用藥物,避免不當服用造成健康傷害。

醫師:「阿公,你平常有在吃哪些藥啊?」
阿公:「就是這些啊。」(拿出一大袋)
醫師:「阿公,你的藥很多耶,為什麼在吃這些藥呀?」
阿公:「我也不知道……就醫生開給我吃我就吃啊。」

以上這種狀況,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對自己的用藥不了解。雖然現在已經有雲端系統可以查詢,但能夠查詢的有限。因此,好好了解自己在使用的藥物,才是正確用藥的根本。

 

如何了解自己的用藥?用藥必做三「要」

1. 要看

其實,我們在拿到藥時,藥袋上都會提供許多的資訊。因此在急著吃藥前,得先看看藥袋上寫了些什麼,以下幾項是特別要注意的:

.病人資訊: 確認這是自己的藥,沒有拿錯。
 

.藥品名稱、劑量、外觀: 同一種成分的藥,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廠牌,這些廠牌的外觀和名稱都不盡相同。而同一個成分的藥,也可能會有劑量大小之分,不同的劑量是用在不同的狀況,因此要確認好藥名、劑量和外觀。
 

.發藥量:確 認發藥的數量是否足夠,以免產生回診日期還沒到,但卻已經無藥可吃的情況。
 

.藥品用途: 了解自己為什麼要服用這顆藥物。可以更加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藥品用法用量: 藥物都有建議的用法(如飯前吃、飯後吃、隨餐服用等)以及用量。照著建議的用法用量服用,才能發揮藥物的效果,並且減少副作用。
 

.警語、副作用: 每種藥物都有可能的副作用。雖然發生機率不高,但畢竟還是有可能發生。因此,若服藥後產生相關的副作用,建議與醫師討論藥物該如何調整。

 

圖片提供:陳漎銨醫師

 

2. 要吃

了解藥物的服用方式後,務必要按照說明的時間以及方式服用。錯誤的服用方式,不僅可能會減少藥物的療效,更有可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要特別注意的是,服藥時要搭配白開水。避免與果汁、牛奶、茶、酒等飲料一起服用,以免影響藥品吸收。

 

3. 要記

隨著病人慢性病的增加,可能就醫的科別也會增加。有時還會因為比較嚴重的狀況入院治療。這時接觸的醫師不一定都會百分之百知道病人過去長久以來用藥和藥物調整的狀況,因此,完整掌握自己的用藥資訊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對於自己的藥物,建議要記得以下的幾點

 

.目前用藥: 包括 what,我目前有在吃那些藥、why,為什麼用這個藥(例如中風或冠狀動脈疾病都可能用到抗血小板藥物,因此要知道自己為何用這個藥)、when,何時用(一天幾次、飯前飯後、隔多久)、how,藥怎麼用(服用方式、若有特殊劑型該如何使用)。
 

.過去用藥史: 包括之前用過什麼比較長期的用藥,為什麼會用這個藥,後來停藥或改藥的原因是什麼。
 

.不良反應史: 用什麼藥物會有不良反應(要記得藥名),不良反應是什麼。

 

藥物怎麼保存呢?防潮防曬避免變質

除了了解自己的用藥之外,也要了解藥物的正確保存方式。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藥品只需存放於室溫下,避免陽光直射或放置於濕熱環境;除非藥袋或容器上有特別標示,才要冷藏。

 

另外,要保持藥品原包裝完整,盡量不要分裝。有些人會把藥物分裝進藥盒裡面,避免忘記服用。但為了避免藥物受潮變質,建議一次不要分裝超過一個禮拜。記得還是要把目前正在吃的藥物的藥袋或包裝一起整理起來,因為只看藥的外觀,有的時候很難判斷是哪種藥。

 

希望大家未來對於自己使用的藥物能夠更加了解,一方面在藥物的使用上會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未來就醫時和醫師討論藥物的調整上,也會更加順利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