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最怕這3水1湯,隔三差五喝一次,陳年濕氣都掃光!愛犯困、胃口差的人最該試試

上個星期,廣東差點就迎來了專屬特產——回南天,當天的牆壁和地面都已經開始返潮了,沒想到晚上一波冷空氣突襲,硬是把這濕噠噠、黏糊糊,招人嫌的回南天給堵回去了。
讓我們一起說謝謝冷空氣吧!
當然,這次只是躲了一時,作為廣東的特產天氣,今年的回南天肯定也不會缺席,只是早晚的事。
所以,是時候把祛濕提上行程以備不時之需了。在祛濕這件事上,廣東的朋友們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前幾天就有人在評論區問怎麼祛濕,寵粉小編今天就給大夥兒安排上!
濕氣最怕這3種水
1. 茯苓泡水:祛寒濕很給力
茯苓集食用與藥用於一身,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等作用。
“一兩茯苓一兩金”,《神農本草經》提到,茯苓是為上品,久服可“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茯苓尤其擅長祛寒濕。 寒濕的人,平常多喜歡吃涼食或喝涼茶,所以陽氣容易受損,導致脾胃虛寒,出現拉肚子、胃口差、浮腫等症狀。
圖源:壹圖網
養生推薦:枸杞茯苓茶
做法: 茯苓100公克,枸杞子50公克,紅茶100公克。枸杞子與茯苓一同研成粗末。每次取5~10公克,加紅茶6克,用開水沖泡8~10分鐘即可。
作用: 此茶可健脾祛濕,補腎強身。
注意: 茯苓有利水的作用,頻尿、遺尿者,或陰虛火旺、口乾咽燥者不宜服用。
2. 白朮泡水:健脾祛濕就喝它
脾胃好比人體的一台抽水機,脾胃功能不好,就沒有動力把體內的「水濕」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濕阻中焦。
濕阻中焦,通常會表現為食慾不振、神疲乏力、消化不良等。而白術能祛的,正是脾胃氣虛導致的濕。
養生推薦:白酒黃耆茶
做法: 取白術10公克、黃耆30公克、防風10公克,用開水泡之當茶飲。
作用: 此茶甘香健脾,補中益氣,增強身體抗病能力,適用於體質較差族群。
註: 白術性偏溫燥,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服用。建議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
圖源:壹圖網
3. 赤小豆薏米煮水:利水滲濕特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