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會無緣無故得腎衰竭?醫生發現:得腎衰竭的人,有4大共同點

飲食習慣不當
雖然腎臟疾病的許多根源來自於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但許多腎衰竭患者的飲食習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高蛋白飲食、過多的磷攝取、以及過量的鈉鹽攝取等,都可能對腎臟健康造成負擔 ,許多患者因為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吃了過多的高蛋白食物,導致腎臟過濾負擔過重,最終引發腎衰竭。
我曾接診過一位63歲的男性患者,他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在外吃快餐,由於長時間的高壓工作和不規則的飲食習慣,他的膳食中富含大量肉類、含磷食物(如加工食品)和鹽分 。
在他的體檢中,腎臟功能已經出現了明顯下降,且尿蛋白水平升高,血壓也有輕度升高的情況,經過詳細的評估,發現他的高蛋白飲食和過量的磷攝入,加劇了腎臟的損傷。
腎臟是負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器官,當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時,腎臟的過濾功能會被迫加大,長期的高蛋白飲食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進而損害腎小管功能。
特別是蛋白質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需要透過腎臟排泄,高鹽的飲食則會加重腎臟的濾過負擔,促進高血壓的形成,進一步加劇腎臟的傷害 。
此外,磷的攝取過多,特別是加工食品中的磷添加劑,也對腎臟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合理的飲食結構,減少高蛋白、高鹽、以及高磷食物的攝取,是保護腎臟健康的關鍵。
缺乏早期篩檢
最後,我想說的是,腎衰竭的患者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缺乏早期篩檢和定期的健康體檢,由於腎臟的功能異常通常在早期並不顯現出劇烈症狀,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腎臟問題的存在 。
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明顯病症的患者,他們往往會忽略定期體檢的重要性,直到症狀嚴重時,腎臟的損害已經相當嚴重,甚至無法逆轉。
我曾接診過一位70歲的退休患者,他一直身體健康,幾乎從未出現過明顯的不適,然而,由於他並不注重定期體檢,直到有一天他感到乏力、食慾不振並伴隨輕度浮腫,才來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腎功能已經下降到嚴重階段,最終被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回顧他的病史,他在過去的幾年裡,並沒有做過系統的體檢,也未曾檢查過腎臟功能 。
實際上,腎臟問題往往是在沒有明顯症狀時逐漸累積的,忽略早期篩檢和體檢,導致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腎臟疾病的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腎衰竭至關重要,許多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在早期並不會感到明顯的不適,甚至沒有任何警示症狀。
因此,定期體檢,特別是檢查腎臟功能、尿液分析、腎臟超音波等,是幫助早期發現腎臟問題的有效手段,透過早期篩檢,能夠在腎臟功能還未嚴重受損時,及時採取措施,避免病情的加重 。
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習慣和健康觀念,卻悄悄影響腎臟的健康,甚至直接導致腎衰竭的發生。
身為醫生,我希望透過這些真實的病例,提醒大家注意自己日常的生活細節 ,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腎臟健康,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保護好自己的腎臟健康。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腎衰竭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