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發現:吃豆腐時,千萬多留意這幾點

“短壽吃肉,長壽吃豆?”
65歲的吳阿姨很注重養生,最近看到這個說法後,便開始餐點吃豆腐。想著豆腐軟爛好吞嚥,應該很好消化,於是炒豆腐、燉豆腐、豆腐湯輪轉做,一天三餐都離不開豆腐。
連續吃了兩週後,吳阿姨總覺得肚子脹氣,時不時還會腹瀉。晨練時和老友們聊起這事,一位老姐妹提醒她:“肯定是因為豆腐,我聽說吃多了可能傷腎引發結石呢!”
吳阿姨心裡泛起了嘀咕,看著桌上那盤香噴噴的麻婆豆腐,突然沒了胃口。她想起自己最近確實容易疲勞,腰也偶爾酸脹,這些都和吃豆腐有關嗎?這普通的豆腐,到底該怎麼吃才健康?
一、豆腐再獲關注,有明顯的「延壽」效果?
近年來,豆製品因其獨特的營養價值頻頻而登上健康話題的熱搜榜。更有研究表明,適量攝取豆製品可能與延長壽命有關聯。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可延長人類的健康壽命 。相較於中年時期攝取植物蛋白較少的人群,攝取較多的人在老年時期健康長壽的可能性較高。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與植物蛋白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水平、血壓以及胰島素敏感性有關,且可以降低促發炎標記物水平。透過攝取植物蛋白,可讓心血管健康得到改善,也能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
其中,豆腐作為傳統豆製品的代表,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循環(Circulation)》雜誌上一項針對3篇研究21萬人進行的薈萃分析指出,豆腐攝取與冠心病風險呈負相關關係。相較於不吃豆腐的人,每個月至少攝取一次豆腐的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下降了18%。
眾所周知,日本群眾的人均壽命常年居世界榜首,世衛組織認為與日本人健康的飲食結構有很大關係。而數據顯示,日本日均每人攝取豆腐約80g,是國人的1.6倍;日本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僅有我國的1/3不到。雖說我們不能直接將二者劃上等號,但二者直接肯定有一定的連結。
二、愛吃豆腐的人,身體不會差
長期吃豆腐可為健康帶來不少的好處,這幾個好處相信你會很心動!一起往下看。
1.保護心血管
一項基於我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進行的分析指出,經常攝取豆製品的糖尿病患者相較於不攝入的,因冠心病死亡的風險下降了44%、急性心梗的死亡風險下降了56%。豆腐內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以及異黃酮等成分,這些物質可調節血脂、降低壞膽固醇水平 ,維護心血管健康。
2、 改善腸道健康
很多人年齡增加後會有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這是消化系統功能下降所致。而豆腐內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進入體內後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及消化不良問題。
3.提高免疫力
大豆內的植物性蛋白質、礦物質以及大豆異黃酮等成分,都對提高免疫力有一定的幫助。如大豆異黃酮具有強烈的抗氧化作用 ,進入體內可抑制自由基產生,延緩細胞老化的速度,讓身體免疫力增強;而植物蛋白、礦物質成分,則對正常代謝、免疫功能的維持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