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發現:吃豆腐時,千萬多留意這幾點

豆腐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發現:吃豆腐時,千萬多留意這幾點
value101 2025-09-04 檢舉

4. 增強骨骼健康

豆腐內的鈣含量不低,進入體內後在維生素D的輔助作用下可被身體很好地吸收利用,幫助維持骨骼健康。尤其是處於圍絕經期的女性,可適當多吃豆腐,對改善骨質流失有很大的幫助。

 

三、常吃豆腐易患腎結石,增加乳癌風險?

不少人在日常不敢吃豆腐是因為聽人說豆腐吃多了會導致腎結石,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呢?

當然不是,大豆內與結石相關的成分有嘌呤、鈣以及草酸,鈣與草酸結合後會生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鈣,但是它可以提過糞便排出體外。

而且大豆經過浸泡、過濾等工序,後續製作成豆腐等豆製品,內裡的草酸含量會大大減少,不會為健康帶來影響,更不會誘發腎結石。

 

還有說法指出,豆腐內豐富的雌激素成分,會導致男性變娘、女性罹患乳癌風險增加,這又是不是真的呢?

並不是,豆腐內的大豆異黃酮成分為植物性雌激素的一種 ,該物質進入體內後可起到雙向調節的作用。在雌激素含量不足時會彌補不足,過多時可降低雌激素水平。男性變娘,和豆腐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大豆異黃酮進入體內後會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但作用很低,它能雙向調節雌激素水平。長期攝取大豆,不僅不會增加乳癌風險,還與乳癌風險下降有一定關係。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一項涉及7.2萬餘名女性的研究指出, 青春期/成年期經常攝取大豆及豆製品的女性,停經前發生乳癌的風險下降了59%

 

四、豆腐雖好,但這2種盡量別吃!

吃豆腐雖然可為健康帶來不少的好處,但也不能過量攝入,我國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取25~35g大豆及堅果等食物 ,約100~150g豆腐,尤其是別吃油炸豆腐等高脂肪的豆製品。

另外,豆腐屬於寒性的食物,經常腹瀉、胃腸道功能較弱的人群 ,不建議大量食用豆腐,否則容易引起腹脹、消化不良以及腹瀉等症狀出現。本身 患有腎臟疾病的人群 ,也要少吃豆腐。因豆腐是高蛋白的食物,大量攝取會讓腎臟負擔加重,促進病情發展。

 

下述的兩種豆腐,無論什麼人群都不建議食用。

① 白白的豆腐

顏色過白的豆腐,很可能是添加了漂白劑導致的,經常攝入對健康不利,正常的豆腐應該為乳白色或微微發黃。

② 發酸的豆腐

發酸的豆腐說明內裡細菌大量繁殖導致蛋白質分解,食用這種豆腐輕則導致消化不良,嚴重的會食物中毒。

豆腐是個營養價值很豐富的食物,適合大部分人食用,但日常攝取也需要控制量,大量攝取可能會對健康造成額外的負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