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大叔一年後血管斑塊消失!養成4個習慣,斑塊或可慢慢消除
40歲的王先生在體檢的時候發現了頸動脈斑塊,這著實把他嚇了一跳,想到自己才40歲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而且聽人說頸動脈斑塊是腦梗的前兆,王先生越想越擔心,甚至夜不能寐。
要解開王先生的困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頸動脈斑塊,它是如何形成的?
頸動脈斑塊是一種血管老化病變,脖子附近的大血管堆積了脂肪和鈣質,形成的硬塊會讓血管變窄。
一開始的時候,頸動脈斑塊只是造成了局部的阻塞,可能並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堵塞越來越嚴重,患者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症狀,由於頸動脈是往大腦供血的器官,所以一旦頸動脈斑塊堵塞,患者就會出現異常的頭暈頭痛等症狀。
正常人的血管內壁是非常光滑的,血管內部暢通無阻,就像一條河流一樣,由於水流通暢,不斷沖刷之下,也不會有淤泥產生,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彈性下降,就像一條河流一樣,由於水流通暢,不斷沖刷之下,也不會有淤泥產生,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彈性下降,再加上很多人長期保持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這些習慣讓血脂升高,血液變得更為粘稠,顆粒沉積在血管內壁上,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所謂的時間。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李立明教授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NetworkOpen)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他們調查的1070多萬中國成年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頸動脈裡存在斑塊。
在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頸動脈斑塊檢出率為40%,而60歲以上的人群,頸動脈斑塊檢出率幾乎高達100%!
問題來了,發現了血管斑塊,到底該怎麼辦?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血管斑塊消失呢?
在一項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CC》的研究中,科學家透過對三千多名中年人長達六年的追蹤觀察,首次確認在一部分人群中,動脈斑塊不僅可以停止生長,還可能「逐漸縮小,甚至完全消退」。
讓王先生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按照醫生的建議堅持以後,僅僅只是一年的時間,自己的頸動脈斑塊就消失了,他是如何辦到的呢?